天下

第六百一十九章 勇烈不足(1/4)

    第六百一十九章    勇烈不足

    和河北安祿山一樣,南唐也在長安擁有大量的情報人員,而且比安祿山更加有利的是,很多中低級官員都自覺不自覺地扮演了傳遞情報的角色,或許在他們看來,南唐和北唐不過是分了家的兄弟罷了,而且南唐那邊有很多故吏親朋,誰都難免會透露一點點消息出去。

    李慶安在政事堂擴大會議上公開宣布了進軍江南的決定,這個消息瞬間便傳遍了朝廷內外,很自然,數隻振動著翅膀的鴿子,將這個重大情報送去了南唐。

    在李慶安做出進軍江南決定後的第三天,一份標有絕密重大字樣的情報便擺上了李亨的禦案,這對剛剛穩定了軍權的李亨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隨著李亨被迫將高仙芝釋放回北唐後,南唐的軍權便漸漸地穩定下來,大部分軍隊都由太子李係接管,而高仙芝的幾名心腹也被分化了,賈崇瓘投降了李亨,帶走了兩萬精兵,而席元慶和趙崇玼兩人不肯和李亨妥協,趙崇玼接到其弟,安西軍中郎趙崇節的招降信,兩人最終率一萬軍從歸州借道房州進入了漢中,投靠了北唐軍。

    雖然賈崇瓘投降了李亨,卻不得重用,李亨將賈崇瓘調到南詔為太守,遠離蜀中重鎮,奪走他的兩萬精兵,這樣李亨便完全將十八萬劍南軍的軍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果加上江南那邊的十二萬軍隊,李亨實際上已經擁有了三十萬大軍,基本上具備了和北唐及安祿山抗衡的資本。

    就在李亨誌得意滿,準備將精力放在內政財稅上時,李慶安即將進攻江南情報便傳到了他的麵前。

    整整一天,李亨將自己關在禦書房中,誰也不見,直到黃昏時分,他才命人去將太子和相國崔圓請來。

    李亨明顯有些疲憊了,眼袋浮腫,眼睛裏充滿了血絲,說話的聲音也有些嘶啞,他坐在禦案後,緩緩地,用他那種白開水似的語氣說道:“朕考慮了一天......對李慶安進攻江南,朕做出了決定。”

    太子李係的臉上露出了一種難以抑製的興奮,是的,李慶安的主力去了河東和河南,長安兵力本來就已經不多了,他還再帶數萬軍前往江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父皇決定抓住這個機會,他願為主將,率軍直搗長安,恢複他們的正統之位。

    李係的急不可耐和李亨的慢慢吞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李亨話音剛落,李係便上前一步道:“父皇,兒臣願為父皇解憂,率軍進攻漢中,從而奪取長安。”

    李亨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依然用那種略帶嘶啞的,白開水一般的語氣道:“朕說了要進攻長安嗎?”

    李係愣住了,難道不是嗎?他小心翼翼道:“父皇,兒臣以為,進攻長安是最好的圍魏救趙之計,隻有這樣,才可能迫使李慶安不敢兵下江南,父皇,不要猶豫了。”

    李亨沒有理睬他,卻轉頭問崔圓道:“相國,你的想法呢?”

    崔圓躬身道:“陛下,臣以為事關重大,不可輕易做出決定,我們需要了解更多更詳細的情報,比如李慶安出兵多少,留守長安多少軍隊等等,才能做出一個理解正確的決定。”

    崔圓的話有理有據,也光麵堂皇,讓人無懈可擊,李係卻暗罵一聲老油條,說了就像沒說一樣,他又道:“父皇,且不管李慶安出兵多少,但有一點是事實,他要親率大軍下江南,這樣就等於是兩線同時開戰,兒臣以為,就算我們不打長安,但也要趁此機會拿下漢中,兵指長安,這是敲山震虎,李慶安也同樣不敢再下江南,可救江南十萬軍,父皇,不能再猶豫了,決定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