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第六百一十五章 家事國事(上)(1/3)

    第六百一十五章  家事國事(上)

    並不是每個人都讚成李慶安親自領兵出征江南,李慶安的謀士嚴莊就是反對者之一,當天晚上,嚴莊找到了李慶安。

    “你也是想勸我留在京城吧!”

    書房裏,李慶安停下筆,麵帶微笑地望著嚴莊,李慶安的鎮定倒讓嚴莊有點不知該從何說起了。

    “大將軍,你不認為你離開京城去江南並不明智嗎?我承認,現在是冬天,安祿山又遭受重創,龜縮河北不出,趁這個空擋攻取江南確實是個機會,但大將軍不必親自前往,可以任命荔非守瑜南下,以李璘軍的羸弱,完全可以一戰蕩平,為什麽大將軍要親自去,而不留在京城創造登基的機會?當然,我隻是白身幕僚,不像朝臣重臣那樣有勸你的分量,但畢竟我跟你這麽多年,我希望大將軍還是能聽我一言。”

    嚴莊顯得有些激動,一口氣將心中的不滿也一起倒了出來,李慶安從嚴莊的語氣中感覺到了他心中的一絲不滿。

    嚴莊現在還是李慶安的幕僚,主管糧草軍甲調配,負責後勤,但另一方麵,嚴莊依然是白身,沒有任何朝廷的官職,從前他是怕安祿山知道他沒有死,所以他不敢露麵,但現在安祿山已經造反,嚴莊也就沒必要隱瞞自己的身份了。

    嚴莊也是開元年間進士出身,但因相貌不佳被吏部考核時刷掉了,但這並不能泯滅他追求功名利祿的熱情,他投靠安祿山,並憑借自己的才能獲得了重要,可惜安祿山怕得罪楊家而出賣了他,幾乎將他殺死,使嚴莊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他跟隨李慶安也有八九年了,隨著李慶安漸漸變得強勢,他的從政之心也重新燃起,但李慶安卻遲遲沒有這個意思,他已經快五十歲,餘生不多,他渴望步入官場之心也變得格外熱切起來。

    今天他固然是來勸李慶安不要離開長安,同時他也想趁這個機會,向李慶安表達自己從政的意願。

    李慶安心中明白,嚴莊才幹是很不錯,能力也有,這些年替他經辦糧草,大把銀錢從手中過,他也從未貪過一分一毫,這樣的人放他去地方為太守,也不會魚肉鄉民,但嚴莊有一點不好,為人比較心高氣傲,瞧不起同僚,和安西的官員一向相處不好,說得難聽一點就是有點仗勢欺人,如果把他放在朝中為官,他不知要替自己得罪多少人,可如果把他放去地方,又覺得有點委屈他。

    所以李慶安也一直拿不定主意,既然他今天已經有了想法,那不妨問問他本人有什麽打算?

    雖然這樣想,但李慶安也不急著入題,還是先談去江南之事,他笑了笑便道:“先生之勸,我心裏有數,如果是攻打荊襄,我可以派荔非元禮率軍南下,但江南不同,那裏是我大唐的經濟命脈,非同尋常,我必須親自前去,一是為了保護江南不受兵災所害,其次也想利用這次機會籠絡住江南的官員,得到他們的支持,至於長安我倒並不擔心,有張筠為相,此人銳意進取的本事沒有,內鬥的本事卻是一流,我已經給他出了題,一時半會兒他也做不完,所以我一點也不擔心長安。”

    “那防禦呢?大將軍不在長安,軍事上得考慮周全啊!”

    李慶安點點頭,“我知道,我隻擔心南唐李亨會用圍魏救趙之策來救李璘,所以漢中地最為重要,崔光遠經驗不足,我準備讓他改任漢中刺史,由原羽林軍大將軍安抱玉接任漢中節度使,他已改名為李抱玉,由他鎮守漢中,可保漢中無恙,另外,為防止李亨冒險進隴右,我已命大將馬燧率兩萬軍守武州、宕州一線,當然,最須提防的是安祿山,為防止他發動閃電進攻,我已派李嗣業率軍八萬進軍河東,和郭子儀南北呼應,可使安祿山難以突破河東防禦,最後我率三萬安西精銳進軍徐州,與荔非守瑜四萬軍匯合,七萬大軍,足以掃平江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