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第六百零三章 撤兵河東(1/5)

    第六百零三章 撤兵河東

    李慶安是在三天後得知了相州失守的消息,此時他已經不在洛陽,而是在返回長安的途中,長安也發生了一件大事,右相裴遵慶遇刺身亡,凶手畏罪自殺,幕後主使者不明。

    裴遵慶的意外身亡使朝廷陷入混亂,也打亂了李慶安政局部署,他不得不趕回長安處理朝政。

    入夜,李慶安一行停宿在陝州西亭驛館,這次趕回長安,他沒有帶楊玉環,而是把她留在了洛陽。

    燈光柔和,房間裏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檀香,李慶安坐在桌前奮筆疾書,時而停筆凝思,時而微微歎息,如果說程千裏在安西時和他是死對頭,而此刻,他們之間所有的不和都隨著程千裏之死而煙消雲散了,李慶安心中隻剩下對烈士的尊敬。

    他要上書朝廷,給這個死守相州的大唐忠臣以足夠的身後榮耀,拜太尉,賜幽州大都督,還有戰死的唐軍,他也要給予他們和安西同樣的撫恤。

    李慶安也同樣充滿了遺憾,盡管他早已看出安祿山的戰略企圖,一再向郭子儀和程千裏發出警告,甚至以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名義向他們下令,但他們始終沒有采納,以沉默來對應自己。

    當然,李慶安知道郭子儀是為了轉移更多的河北民眾,從道義上說,他這樣做無可非議,但從軍事上,這無疑是極不明智的做法,白白損失了五萬精銳不說,還使朔方軍陷入了戰略被動,眼下,郭子儀的十五萬大軍都被拖在河北,河東空虛,隻有幾萬剛剛轉為正規軍的民團士兵,兵力羸弱,現在安祿山的一支軍隊已經從滏口陘進入河東,直擊太原,一旦太原失守,郭子儀後路被斷,他很可能會全軍覆沒。

    李慶安起身慢慢走到窗前,推開了窗,窗外紛紛揚揚下著大雪,大地蒼茫,天地間已是雪白一片,他眼中十分複雜,內心深處,他也隱隱希望郭子儀軍遭遇慘敗,借安祿山之手除去他在朝中的唯一軍事對手,但另一方麵,他又不希望唐軍慘遭屠戮,成為政治犧牲品。

    正是這種患得患失的複雜心理使他忍不住幾次提醒郭子儀回避風險,他又擔心太原失守,已急令雲州都督雷萬春和代州太守辛雲京率兩萬軍急赴太原,搶在李歸仁軍之前占據太原。

    李慶安歎了口氣,但願郭子儀在接到相州失守的消息後能夠及時退回河東,否則後果難料。

    這時,他忽然聽見房間外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不由詫異地回頭,隻見外麵有親兵急報:“大將軍,恒州緊急情報。”

    “進來說!”

    李慶安的心一下子懸了起來,恒州又發生了什麽事?

    一名親兵進來,單膝跪下道:“河北急件,郭子儀在真定大敗史思明,斬敵四萬餘人,史思明軍已敗退到定州唐昌縣,郭子儀大軍銜尾追擊,已經過了無極縣。”

    “啊!”李慶安吃了一驚,他快步走到桌上,刷地展開了地圖,唐昌縣距離真定三百裏左右,而無極縣距離真定至少也有兩百五十裏,李慶安不由暗暗叫苦,這必然是史思明已知李歸仁兵入河東的消息,佯敗誘敵,引郭子儀大軍深入,一旦他另派軍隊繞趙州進入真定,攔斷郭子儀的後路,算郭子儀軍守住土門關也沒用,斷了他的後路,安祿山大軍再北上,郭子儀極可能就全軍覆沒了。

    想到這,李慶安下令道:“緊急傳令李光弼,大軍進入河北,務必拖住安祿山大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