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第五百八十八章 另起爐灶(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這一切,李慶安都很清楚,其實這也是他所希望看到的,盡管他還不是帝王,但帝王之術他已經在開始運用了,隻有在政事堂中製造矛盾和對立,他才能駕馭大唐朝政,否則他提拔裴遵慶又有何意義?

    但李慶安也知道,曆史上大唐後期的衰亡也和黨爭有關,所以這種黨爭的局麵不能持久,這種風氣不可助漲,像張鎬這種剛正不阿的大臣,才應是他倚重的大唐脊梁。

    其實就算張鎬不找他,他也要找張鎬深談一次,他需要政事堂中有一個人能明白他的思路,尤其在安祿山造反時,他需要把這種黨爭造成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而張鎬無疑就是最適合的人選,他正直、廉潔、能力卓著、敢直言進諫,這種大臣是昏君之惡,卻是明君之喜。

    “張尚書,你說的情況我也看出來了,但現在安祿山已經造反,我需要維持朝廷的穩定,所以暫時不過問此事,不過我可以給你透個底,我打算成立樞密處,以應對這種黨派之爭。”

    “樞密處?”

    張鎬愣了一下,他不明白李慶安所說的這個樞密處是什麽意思,“殿下,能否再說清楚一點?”

    “很簡單,所謂樞密處就是政事堂的助手,由一些手握實權的重臣組成,他們可以旁聽政事堂會議,如果政事堂因為黨爭而對一些重大軍國決策久拖不決,那樞密處可以先執行,再補政事堂決議。”

    李慶安的話使張鎬儼如掉進冰窟一般,他忽然明白了,這個所謂的樞密處不就是另一個政事堂嗎?或者說,李慶安用它來架空了政事堂。

    半晌,張鎬沒有說一句話,他無話可說,樞密處一旦成立,政事堂的權力就要分走一半了,李慶安見他目瞪口呆,便又笑道:“其實樞密處隻是戰時機構,等安祿山的反叛平息,等大唐重新統一後,它就會解散,重新回到政事堂上來,張尚書不用這麽擔心。”

    或許是‘臨時’二字讓張鎬又看到了一線希望,他連忙問道:“不知殿下心目中樞密處的人選有哪些?”

    “這個我可以告訴你,顏真卿我準備提議升他為吏部侍郎,雖然他沒有中書門下平章事的相位,但他掌握了吏部之權,已經躋身於重臣之一,可以進樞密處,這是一;戶部侍郎判度支郎中劉晏,能力卓著,執掌財權,他也可以進樞密處,這是二;岐州太守崔寧我準備提議他為刑部侍郎,他在地方政績斐然,民望極高,他也可以進樞密處,這是三;太子少卿裴旻曾為相國,執掌中書多年,經驗豐富,我準備提議他為中書侍郎,進樞密處,這是四;最後還有一個尚書右丞王維,他詩名雖盛,但我看中是他的清譽,他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所以我準備提議他為禮部侍郎,他是第五個進樞密處,就此五人,張尚書以為如何?”

    李慶安提名一個,張鎬心讚一個,顏真卿、裴旻、劉晏、崔寧、王維個個都是清正剛直之大臣,如果李慶安能重用他們,那大唐中興有望,中興有望啊!

    張鎬心神激蕩,他忽然對李慶安合掌懇求道:“殿下,我也願辭去中書門下之職,進入樞密處,與他們五人為伍,是我所向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