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第五百二十四章 驅狼入蜀?(1/5)

    第五百二十四章  驅狼入蜀?

    五月中旬,十萬安西軍經過近兩個月的長途跋涉,終於抵達了隴右,而此時,藏身在黃河九曲的馬重英部已經得到了邏些出事的情報,他立刻率領七萬大軍從積石山突圍回邏些,李光弼料到他會有此舉,立刻率軍疾奔援助李晟部,雙方在積石山發生激戰,大戰三天三夜,在唐軍拚死攔截下,馬重英最終沒有能夠突破唐軍的攔截,損兵三萬人,黯然退回了黃河九曲,而此戰唐軍也死傷達一萬餘人,是唐蕃大戰開戰以來傷亡最慘烈的一戰,正是這積石山一戰,徹底粉碎了吐蕃人最後的希望,隨著十萬安西軍主力開到隴右,吐蕃人徹底大勢已去。

    清晨,黃河上籠罩著一層薄薄的白霧,如牛乳一般流溢在整個黃河兩岸,這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驚碎了寧靜的清晨,白霧中出現了一隊黑色的唐軍騎兵,約百餘人,他們在黃河岸邊風馳電掣般奔馳,向南方疾奔而去。

    在這隊騎兵中,為首大將約四十歲上下,眉骨高聳,目光深邃,他身著唐軍的明光鎧,挎刀背弓,顯得威風凜凜,他便是唐軍在河州—渭州一線的主將王思禮,奉李慶安之命趕來商議軍情。

    王思禮所率領的四萬軍其實是李亨的關中軍,李亨為了表現他對唐蕃之戰的支持,便命王思禮率四萬軍前來的隴右作戰。

    但王思禮從進入隴右到現在,還一次也沒有和吐蕃軍交戰過,這讓他感到一種難言的壓力和窩囊,尤其安西軍以四萬人攔截七萬人的撤退,更以死傷近四成的代價將吐蕃軍趕回黃河九曲,這種慘烈的戰役更讓王思禮羞愧難當,他心裏很清楚,他的四萬關中軍,恐怕連兩萬吐蕃軍都抵抗不住。

    所以當李亨要求王思禮立刻撤回關中,而同一時刻,李慶安的主力也抵達了隴右,命令他立刻來大營商討軍情,兩個命令同時抵達之時,王思禮依然選擇了李慶安,這不僅是因為當年李慶安曾在潼關救過他一命,而且這裏還有一種大勢的選擇,在李慶安和李亨之間,他並不看好李亨。

    作為一個軍人,對於王思禮而言,實力便代表了一切。

    王思禮猛抽一鞭戰馬,戰馬加快了速度,向數十裏外的唐軍大營飛馳而去。

    .........

    中軍大帳內,李慶安已經從吐火羅勝利的喜悅中恢複了理智,此時,吐蕃已經不再是他考慮的重點,高原之國吐蕃已滅,他的目光從阿姆河掃過吐火羅,越過整個高原,最後他的目光定格在東方,那是天下的根源,大唐王朝,那裏才是他的歸宿。

    多年的政治鬥爭養成了他理性而周密的思維,而多年的戰爭殺伐,又讓他血液也有了一種遊牧民族特有的狼性,讓他的心更狠更冷,此時他在考慮一個計劃,這個計劃在很早以前他便想到了,但那時時機還不成熟,但自從李慶安得到楊國忠的密報,李隆基已經秘密傳旨給李亨,將把南唐的帝位也同樣傳給他,這時,李慶安所需要地時機便終於出現了。

    這時,門口傳來了士兵的稟報:“稟報大將軍,王思禮將軍到來。”

    “請他進來!”

    李慶安立刻收起了思路,這個王思禮對他很重要,是他整盤棋局中十分重要的一顆棋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