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第三百六十七章 陰影難消(2/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原來是他,難怪如此強悍,不過他雖排名第三,但也擋不住大將軍一箭。”

    李慶安卻輕輕搖頭道:“如果真在戰場上和他一對一的格鬥,我遠不是他的對手,但我不想和他拚武藝,他卻一樣死在我的手下,王將軍,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王思禮略一思索,猛地明白了李慶安的意思,又不是和安祿山正麵作戰,他們有潼關天險作為依憑,他的兵來得再多又有什麽關係。

    想到這,王思禮心中赫然開朗,他向李慶安抱拳行禮道:“儲君有令,命我聽從大將軍的指揮,從現在開始,我就是大將軍的副將,一切由大將軍做主。”

    李慶安很喜歡王思禮,這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他心中便起了招攬之意,但一轉念,又想到此人效忠於李豫,如果自己做的太明顯,恐怕會讓李豫生出疑心,他便克製住了招攬此人的衝動,淡淡一笑道:“我隻是奉儲君之命來支援潼關,等挫敗安祿山後,我便會返回安西,以後鎮守潼關的重任還得落到王將軍的身上。”

    王思禮歎了口氣,道:“安祿山占領了河東,野心畢露,我隻擔心朝廷無力鉗製他,更多的是遷就,那時我們這些下麵的將領不知要受多少窩囊氣,尤其這次攔截了安祿山進京,他必定恨我入骨,隻希望朝廷不要拿我去給安祿山做祭烹,我很擔心會有這個可能。”

    說完,王思禮的目光變得憂心忡忡,他走到城垛前,向北方望去,他心中煩悶之極,他忽然揮舞著手臂大喊道:“天下之大,難道就沒有我王思禮的容身之處嗎?”

    李慶安注視著他的背影,他能體會到這個唐軍大將的痛苦,那是一種對朝廷軟弱的不滿,和對大唐前途的擔憂。

    他慢慢走到他身後,一字一句道:“如果真有那一天,王將軍不妨來安西,我安西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

    王思禮猛地回頭,緊緊地盯著李慶安的目光,從李慶安的目光中,他看到了一絲誠懇,看到了一種對他的擔憂,他不由心中異常感動,默默點了點頭,沉聲道:“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飛渡關山,去安西建功立業!”

    李慶安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凝視著他眼睛道:“我相信,一定會有那一天!”

    李慶安的預料完全正確,下午時分,一支約三萬人的安祿山軍隊便抵達了潼關,按照高尚的策略,應先是安慶緒率六千人先去控製住長安,隨即河北大軍進入關中,但安祿山卻做了個小小的修改,改為安慶緒率牛馬隊先奪取潼關,然後大軍進入關中,無論怎麽修改,兩計的結果都是一樣,安祿山的軍隊控製住長安和關中,挾天子以令諸侯,成就安祿山的霸業。

    但安祿山和高尚卻沒有想到,李慶安竟率三千騎兵先一步抵達了長安,並識破了他們的陰謀,以致他們沒有能奪下潼關,功敗垂成,但此刻安祿山還不知道他的計策已經失敗,他半路有些感恙,便暫時留在絳州聞喜縣養病,命史思明先率領三萬援軍進關中。

    三萬大軍駐紮在離潼關約五裏外的一片低緩的山坡上,與潼關遙遙相對,不遠處便是浩蕩的黃河,蜿蜒盤旋向東而去。

    大營裏史思明鐵青著臉,冷冷地看著堅決不肯擔責的安慶緒,史思明是安祿山的左膀右臂,在河北軍中地位極高,而且當年他也是跟著安祿山由一個邊境小商販,一步步掌控了範陽軍和平盧軍,可謂最資深的元老,是安慶緒的叔輩,安慶緒盡管是安祿山的兒子,但史思明麵前,他還是不敢張狂,嚴明的軍紀之下,史思明可以殺他。

    所以安慶緒心中頗為忐忑不安,他知道自己沒有拿下潼關的後果,將使父親的計劃功虧一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