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製作

第九百四十六章 無限的可能(2/3)

    除昆汀?塔斯蒂諾外,反對該產品還有大衛?芬奇。

    而杜克、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以及彼得?傑克遜都是這一計劃的支持者。

    決定雙方陣營的無他,就是基於利益的考慮。

    如未來很多年內的普通用戶的家庭終端,怎麽也比不上電影院的設備。像杜克這些導演拍攝的影片,在影院觀看和家中觀看完全是兩種概念。不但不會影響到他們拍攝的影片的票房,還可以以吸引那些不經常去電影院的目標群眾,並提高電影行業的整體收入。

    像大衛?芬奇和昆汀?塔斯蒂諾的影片,從某些方麵來,使用家庭終端與影院觀影的區別並不是特別大,這會直接衝擊他們影片的票房。

    誠然。他們執導的影片票房向來不是特別高,更多也是依靠後期的線下播放提高收入,但別忘了一點,票房是一部電影營收的基礎,如果票房不夠高的話。絕大多數情況下,能指望多少人會線下觀看。

    有些人總是某部電影票房不好在錄像帶市場多麽火爆,十年時間拿下八千萬美元的線下收入,但他們總是無視另一點,像《魔戒》第三部曲和《蜘蛛俠》等票房大爆的影片,僅僅北美首周dvd的銷量就能達到1億多美元,這還不算其他線下的收入。

    大衛?芬奇和昆汀?塔斯蒂諾一點都不傻,清楚是商業導演和大型製片廠的福音,卻是獨立電影的一種噩夢。

    然而,大衛?芬奇和昆汀?塔斯蒂諾並不能帶來任何改變,好萊塢還處於典型的六大時代,像杜克、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以及彼得?傑克遜等很多好萊塢的大導演都跟六大公司一起,成為了公司的股東。

    當然,杜克會繼續維護影院觀影的不可動搖的地位,在現今這個階段,從創意和經濟兩方麵考慮,影片在電影院進行獨家首映是基本也是必要的。

    後麵艾倫?德傑尼勒斯又提了些尖銳的問題,但杜克進入好萊塢超過二十年了,應對起來也算是輕鬆。

    節目漸漸進行到了尾段,雙方的話題逐漸來到了整個電影行業上麵。

    “現在有很多導演都提出過自己心目中的十佳影片,”艾倫?德傑尼勒斯看著杜克,問道,“能你心中的十佳電影名單嗎?當然不包括你自己執導的影片。”

    “我心目中的十佳電影?”

    重複了一遍這個問題,杜克腦袋快速轉動了起來,不但給出了電影名單,還出了自己的理由,“《星球大戰》,它為全美創造了一段無與倫比的神話,改變了電影的發行模式;《終結者:審判日》,哪怕是現在,它依然是震撼性的;《侏羅紀公園》,它是好萊塢電影真正征服全球市場的開始;《阿甘正傳》,他是九十年代當之無愧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泰坦尼克號》,不但引領了流行文化的熱潮,還為好萊塢徹底打開了全世界的市場……”

    “《斯巴達三百勇士》,紮克開創了一種嶄新的電影風格;《阿凡達》,將電影業推入了一個新時代;《玩具總動員》,不僅創造了動畫電影最輝煌的時刻,還要偏離方向的皮克斯工作室拉回了正軌;《美國隊長:冬日戰士》,哪怕不將超級英雄拉下神壇,也能拍出新高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