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製作

第七百一十七章 戛納紅毯(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

    “拍攝中,極端惡劣的氣候條件加上貫穿始終的動作戲對於演員來無疑是相當大的挑戰。”

    對著媒體的話筒,,杜克對所有主演表示了感謝與肯定,道,“湯姆和查理茲每在現場麵對的都是非常危險的情況,我很慶幸最終每個人都平平安安沒有受傷。回想起來我們片中用到的一種類似吊車的道具真的非常高非常懸。不過還好我們有確保它們是非常安全的。”

    聽聞此話,湯姆?克魯斯立即吐槽道,“其實這玩意一點都不安全好嗎!”

    戛納電影節是簡單而又複雜的,它簡單。是年年差不多的程式;它複雜,是因為戛納的背後如同好萊塢和奧斯卡一樣,都充滿了各種各樣台麵下的因素。

    不過,從表麵上麵,戛納電影節一樣的光鮮亮麗、熱鬧非凡。

    對外來的電影人和當地居民來,戛納電影節的最大特點是動靜大、分貝高。戛納電影節的組織者也承認這一點,隻要放電影,就會聚攏許多人,隻要看電影,就都高高興興,電影是否對胃口到在其次,關鍵是‘到熱鬧地界看電影’的感覺要找對。

    或許戛納真是個理想看電影的地方,來這裏的人也都知道如何‘湊趣’。

    電影節期間,戛納的街道和海濱都浮動著影迷的聲浪,成群的影迷和遊客嬉笑著、相互招呼著走向電影院和餐館,到處是褒貶電影的聲音,周圍的遊客也會豎起起耳朵傾聽,時不時偷眼看看談興正濃的影迷,這種感覺讓‘電影評論者’甚為開心。

    影院的聲音比街道上的要‘高雅’,因為放映一部電影時,角色總是著某些甚至大部分觀眾都聽不懂的‘外語’,比如漢語、日語、韓語和阿拉伯語,其中傳來的音樂聲也是或古典或現代,既可能是之音,也可能是難以忍受的噪音,而戛納電影節標榜的‘電影多樣性’在這些聲音裏就可體現出來。

    當然,還有一種混合音不可或缺,那就是好萊塢的聲音,在全球化的當今,很難找到沒有好萊塢影片衝擊的電影節。

    除了如《狂暴之路》和《無恥混蛋》這樣的參賽片,好萊塢還善於搞映、展放、回顧、片商見麵會等各種活動,鬧到戛納已經把好萊塢影片當作亮點和焦點,各種口音的美式英語回響在排場大、花費高的巨型廣告四周。

    還有就是再標榜高雅和藝術的電影節都不會缺少的叫賣聲,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製作商推銷著各自的產品。

    很多沒有入圍戛納電影節競賽單元的影片,也會在電影節期間放映。

    商業至上的好萊塢也不會放過這種機會,皮克斯工作室的《飛屋環遊記》和派拉蒙影業的《星際迷航》,幾乎用海報把嘉賓入住的卡爾頓酒店裹了個密不透風。

    最為誇張的還是斯皮爾伯格的《丁丁曆險記》,這部影片在戛納的至高點上,豎起了巨幅海報,幾乎在戛納這座城的每個角落都能看到。

    如今的戛納電影節,早就不是以前了,整個世界的電影業都被好萊塢衝擊的七零八落,歐洲早就丟掉了世界電影中心的位置,即便法國人從來都不承認,但戛納電影節越來越難吸引大牌影星卻是不爭的事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閱讀記錄(免注冊)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