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製作

第二百五十二章 周邊收入(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好萊塢的這些家電影公司為什麽要運作奧斯卡獎項?還要在裏麵投入大筆的資金?如果過去影片衝獎的投入大致都在數十萬頂多百萬美元左右,就像這一屆的《芝加哥》,總計不過投入了一百萬美元,那自《英國病人》之後,米拉麥克斯正式加入到這場遊戲中,奧斯卡衝獎開支將以閃電般的速度堆高到數百萬美元乃至上千萬美元。

    到世紀之交,千萬美元甚至隻是獲獎的入門級保證。

    為什麽電影公司要投入這麽多的資金?因為榮譽和藝術成就?這確實是個冠冕堂皇很能提高逼格的理由。

    實際上呢?

    或許去年大獲全勝的《拯救大兵瑞恩》是最好的例子,影片拿到了九個奧斯卡金人,獲獎的時候基本從全球市場下線,拿到手的金人對票房沒有太多幫助。

    但是!別忘了一部影片不止是有票房收入,隨著時間的推移,影片的票房收入占總收入比在不斷下降!

    上一屆奧斯卡之後,《拯救大兵瑞恩》在包括北美在內的全球市場推出了錄像帶和vd,其中既有銷售,也有租賃,截止到新年前,這方麵在全球市場的總收入為1億4458萬美元!

    還有電視播放版權,全球總收入達到4180萬美▲↓元!

    此外,影片還跟孩之寶合作,推出了拯救非常一般,卻也有400多萬美元的收入。

    最佳影片可以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網絡不夠發達,信息還沒有完全爆炸,奧斯卡也沒有徹底眾化和政治化之前,奧斯卡提名和最佳影片還是相當多人選片的風向標。除去少數例如《肖申克的救贖》這樣的奇葩片外,獲得奧斯卡多項提名的影片,一般都會迎來商業收入的大幅度上漲。

    奧斯卡提名名單公布後,《芝加哥》北美放映規模再次擴大,第一時間由原本滑落到的48家激增到1550家院線,就像去年的《拯救大兵瑞恩》一樣。受到奧斯卡提名的刺激,有不少原本沒有觀看影片計劃的觀眾走進影院,還有已經看過的人重新溫習一次。

    院線暴漲後的首個周末,《芝加哥》的票房強勢反彈,出現大幅度逆增,三報收1078萬美元,隨後的三個整周裏,影片分別斬獲875萬美元、589萬美元和458萬美元,北美票房累計1億6981萬美元。

    影片的北美票房潛力漸漸耗盡。院線又一次大幅度回落,隻以不到500家的規模,繼續收割北美最後可能拿到的收獲。

    同樣是在提名名單公布後,《芝加哥》的海外上映正式開啟,影片同時登陸歐洲、拉美、澳洲、亞洲乃至非洲一些市場。

    十項奧斯卡提名確實給影片鍍了一層耀眼的光環,但歌舞片離開西方世界,注定水土不服,就在杜克和查爾斯?羅文商議新西蘭事務的四周時間裏。《芝加哥》從澳大利亞斬獲1100萬美元,從法國拿到67萬美元。在德國報收5萬美元,在西班牙拿走9萬美元。

    影片最大的兩個海外票倉,出現在了與美國文化同根同源的英國和深受美式文化影響的日本,分別拿到海外最高的7萬美元和59萬美元,再加上其他百萬級的市場,影片的海外票房很快達到了1億美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