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製作

第六十一章 宣傳建議(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求推薦!求收藏!

    “麥克,開場戲全部使用高速慢鏡。○”

    站在岩石工作室的剪輯室中,杜克仔細的盯著監視器上的畫麵,“七號鏡頭和八號鏡頭之間淡入,插入二十三號爆炸鏡頭……”

    等麥克·道森指揮兩名助理剪輯完成後,杜克雙手抱胸看了一會,又道,“四十五號帶日落的廣角鏡頭放在二十三號鏡頭前麵,對,就這這樣的效果!”

    有了《生死時速》的合作,剪輯師麥克·道森與杜克之間多了些默契,而且他也對杜克的剪輯方式更為信服,因為剛剛出爐的第65屆奧斯卡提名名單中,他獲得了《生死時速》唯一的奧斯卡提名——最佳剪輯!

    這也是麥克·道森人生中的第一個奧斯卡提名。

    獲得業內最具權威的認同,麥克·道森徹底認可了杜克的後期製作理念,就為影片製定的這段開頭吧,近四分鍾的戲卻全是慢動作鏡頭,似乎與影片的快節奏完全不搭調,但剪出來後,卻是另一種效果。

    慢鏡頭突出了漢默將軍的偉岸和影片主題的凝重,而這場戲又在墓地,漢默將軍準備為死去的被政府忘記的舊部向政府討回公道而實行兵諫,來墓地向已故妻子告別時,正好看見士兵葬禮,亡故者卻能享受蓋國旗的待遇,透過滂沱的大雨的慢鏡頭,更加襯托出漢默將軍心中無比的憤怒。

    “接下來……”他又聽到了杜克的聲音,“麥克,我們的拿手好戲,短鏡頭快切,所有的動作鏡頭都要限定在三秒鍾以內。”

    杜克還是杜克,麥克·道森生出了果然如此的感覺。

    麥克·道森的想法,杜克不知道,知道了也不在意,兩人經過磨合,也找到了合作的默契和節奏,剪輯上的效率比《生死時速》時提高很多,隻用了不到十的時間,就完成了初剪。

    但樣片的總長度超過5個半時,不經過耗時更長,更加繁複細致的剪輯製作,根本達不到杜克想要的效果。

    最終成片肯定要比《生死時速》的96分鍾長,杜克力求將影片控製在110分鍾左右,特別是克裏斯托弗·李的戲份,不像曾經為了照顧肖恩·康納利那樣,非要保留一些展示優雅風度的畫麵,這個梅森氣勢更加彪悍,不是那種傳統的又讓人怎麽看都虛假的紳士特工。

    還有一些旁枝末節的情節,杜克也盡量作簡化處理,這是一部以動作和驚險刺激為賣點的電影,隻要維持最基本的劇情邏輯就可以了。

    在商業電影中,很多邏輯是出於種種原因被忽略掉的,而並非bug,比如《勇闖奪命島》中梅森和女兒的關係,杜克完全能夠另起一部兩個時的電影來描述這種情感關係及心理變化,但在這部影片中,與主題無關的鏡頭必須能省則省,為的是凸顯主題,隻要基本邏輯能夠順暢連接即可。

    這也是商業電影與職業影評人最大的衝突點之一,影評人總是認為商業電影為了那些爆炸打鬥故意忽略影片的劇情,而導演為了照顧觀眾的感受和商業方麵的成績,必須省略掉慢節奏的細節,在有限的時間內,為買單的人群奉上最大的享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