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製作

第九章 磨合(1/3)

    求推薦!求收藏!

    電影,尤其是投資相對較高的電影,就是一場大型的戰役,需要審慎謀劃,而在整個前期籌備中最累心的無疑是三個職務——製片、導演和編劇。

    劇本早已定稿,沒有特殊情況不會隨意變動,之前的兩個月裏,杜克也做足了導演方麵的規劃,不過影片開機前他依然不會輕鬆,許多事項導演必須參與進其中。

    租賃器材、道具雖然有專人負責,但杜克也要大致看一遍,其中不符合他需求的,肯定要更換,而帶著製片、攝影、藝術指導一起堪景,也是前期準備中導演的基本工作之一。

    攝影師要揣摩在實景環境中,攝像機怎麽運作拍攝;他這個導演覺得場地跟心目中的場景有差距的地方,要跟布景師和藝術指導溝通,看怎樣改造更接近所要的場景感覺;選定場地之後,製片出馬跟場地方討論租借事宜,商議使用的時間、費用、注意事項等等。

    人員場地都確定了,杜克根據實際情況又校正一遍劇本,將分鏡頭圖稿按照規劃製定成不同的腳本——每場戲需要拍幾條、要嚐試哪些機位、演員的情緒這時候要發展或控製到哪個程度……

    分鏡頭腳本之外,杜克還編寫了計劃表,根據場地和演員來協調時間,發生在同一場地的劇情必須整合在同一個時間拍,他這個導演務必思路清晰,如果犯同一場地不同場次演員服裝對衝的低級錯誤,那就是業餘級的笑柄了。

    除去這些,杜克還要帶著幾位副導演製定場記表,那位第一副導演科內時不時就會出現隱隱針對他的言論,整個工作做起來都磕磕絆絆,杜克一直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有幾次差點忍不住發火。

    好在杜克很清楚,他在拍攝製作影片,不是來搞人事鬥爭的,被這些事分散精力,最後得不償失的肯定是他自己。

    花費了比預計更多的精力,才搞定場記表,讓杜克想到另一件事,他非常需要一個精明強幹、又懂得電影業務的助理,如果有這樣一個助理,他基本可以從這些繁雜的事務中脫身,從而將更多精力放在電影拍攝上麵。

    可惜的是,他暫時連還信用卡的錢都沒有,哪裏有錢去聘請助理。

    總之,相比於前世待過的那些劇組,好萊塢電影的前期準備工作更加繁雜細致,同樣耗費的時間也更多,而且演員定妝、研讀角色都需要時間,羅賓·格蘭德預計的九月中旬開機自然成了泡影,《生死時速》的籌備期拖延了整整兩周,直到進入十月份後,前期籌備才徹底告一段落。

    1991年10月日,被繁重的工作和壓力折磨的開始失眠的杜克浴火重生,重新煥發了精神,因為《生死時速》終於在環球影城的攝影棚中開機了!

    沒有記者會、沒有閃關燈、也沒有繁雜的儀式,劇組靜悄悄的開始了拍攝。

    “u!”

    第一次試拍剛剛開始十幾秒,杜克就喊了停,他從導演攝像機後麵站起,在布置成大廈底層電梯間的道具和布景間來回走了幾次,最後站在了拍攝場地中間。

    出演反派的丹尼斯·霍伯以及另外一位臨時演員,都讓到了一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