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鑒天眼

第六十一章 三百千(1/2)

    “王叔,如果你願意,我五千收下吧!”陳逸凡想了想後道。

    當然,陳逸凡也不是故意欺價,胡亂給個不靠譜的價格。“五千”是他深思熟慮後,根據前段時間的經驗和光暈顏色的深淺才定下的。

    之所以收下,是陳逸凡舉得這手抄本的價錢不高,自己就順手買下,免得到時去古董店出手,不僅麻煩而且還會遭那些老板故意欺價。

    正應了那句,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反正也是舉手之勞,陳逸凡並不介意順手再幫一把。

    當然,如果王叔不願意,陳逸凡也不會勉強!

    接著,他解釋道:“這本雖然有點曆史,但在古代算是現在的教科書,以前讀書人幾乎是人手一本,物以稀為貴,所以不會很值錢。”

    當然,如果是名家抄寫的那就不一樣,就衝著那名氣值錢。

    “好!”那人欣喜道。

    看了眼散落在地上的書籍,就準備把這些不值錢的舊廢書裝進蛇皮袋裏。

    陳逸凡見狀,連忙阻止道:“王叔,你等等,裏麵還有一本值點錢的書。”

    “什麽?還有?”那人立即停止手中的動作。

    其他人更加羨慕,雖然幾千塊不多,但也是一筆意外之財呀!算是一個驚喜,誰不喜歡?

    “王老五真是走運了。居然還有一本,今豈不是收入上萬?”

    “可不是,半年多不用幹活了。”

    ……

    在他們這裏,一年收入也就是那麽一萬多,即使是到外麵打工,一個月兩千左右的工資,也就是兩萬多,前提還是你不能花銷。

    至於其他人想怎麽樣,陳逸凡不想管,也管不著。他把手中的《三字經》放在一邊,然後拿起另一本有光暈的書籍,一看,居然是本《百家姓》。

    這本保存稍微差一點,但對裏麵內容沒有影響。

    他翻開一看,眼睛頓時一亮。這些字體明顯要比三字經好,雖然不敢達到大師級的書法,但也相當不錯。

    起百家姓,不少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百家姓》是一本關於中文姓氏的書,其采用四言體例,句句押韻,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讀來順口,易學好記,它與《三字經》、《千字文》並稱“三百千”,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

    《千字文》是南朝梁,周興嗣所作的一首長韻文。它是一篇由一千個不重複的漢字組成的文章。

    也許會有人對《百家姓》的開場白——“趙錢孫李”次序的由來,認為是按姓氏人口實際排列的。

    其實,《百家姓》以“趙”姓打頭,並非因為“趙”為下第一大姓。而是因為它是完書於北宋初年,宋代錢塘儒生所作。宋朝的皇帝的姓是趙氏,“趙”自然成為那時“下第一姓”,不排在首位,就有“欺君之罪”,會引禍上身。

    而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國王姓‘錢’,所以,“錢”姓便排列第二,錢的妃子姓孫,借錢氏之威勢,“孫”又排在第三。李是南唐李後主的姓,故“李”姓排在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百家姓》並非就是一百個左右的姓,而是多達四五百個之多,而且不同版本的《百家姓》,所收姓氏也略有差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