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鑒天眼

第二十二章 寶盒(2/2)

    他們看望底部的藏品,居然是一疊的銀票。

    “難怪!”

    錢老拿起一張,居然是一萬兩一張。這裏有好幾張,放在以前,那是一筆非常可怕的財富,的確值得用這盒子花心機藏起來。

    “什麽來的?”夢姐好奇地問道。

    “啊!居然是銀票?哪個朝代的?”溫仕銘連忙搶過來一張。

    溫老苦笑:“現在這盒子比起裏麵的銀票值錢多了。”

    大清的銀票也有人收藏,但價值有限,這十萬兩放在以前是很恐怖,但現在除了那一點點的收藏價值,幾乎就是一張廢紙。

    反而那盒子,因為用材優良,黃花梨木,加上盒子的製造精致,現在市場上絕對能賣十萬多。

    “兄弟,來,給你一張留念。”溫仕銘自然也清楚,這銀票現在不怎麽值錢。他這裏有十張,也就給陳逸凡一張留念,也算是報答他的發現之恩。

    陳逸凡拿上手,就發現這銀票為棉紙藍墨印刷,字號為墨筆填寫。周邊印龍雲海水圖案,上方印“大清寶鈔”四字。

    “這是官鈔,外麵也有人收藏的。”溫仕銘跟陳逸凡道。

    清代的銀票,除政府印發的,戶部官票;和,大清寶鈔之外,清末官私銀錢行號和私營銀錢店也在印發鈔票。其中私營銀錢店又有錢莊、錢鋪、錢店、銀號等多種稱謂,是一種地方性的金融行業。

    私人錢莊印發的銀錢票,印刷質量更為簡單粗糙,票麵金額數字多用手書寫,缺乏必要的防偽措施,使得當時的幣製更加混亂。

    “一萬兩,現在還值錢嗎?”夢姐有點吃驚。

    溫仕銘搖搖頭:“有些存世不多的還值點錢,這幾張看起來麵額不,但並不是什麽稀世珍品。”

    “兄弟,聽我的沒錯,咱們組個隊,保證發大財。”溫仕銘舊話重提。他從盒子裏再拿出一張,分給夢姐,人手一份。

    “咳咳!以後再吧!”

    見陳逸凡不鬆口,溫仕銘也沒有再提,轉頭看向那個盒子。

    黃花梨木他也見過不少,其名貴程度僅次於紫檀木。因產地範圍比紫檀得多,產量極少,又因市場炒作,黃花梨價格已遠遠將紫檀甩在之後,高其數十倍。

    黃花梨木的木性極為穩定,不管寒暑都不變形、不開裂、不彎曲,有一定的韌性,適合作各種異形家具,如三彎腿,其彎曲度很大,惟黃花梨木才能製作,其他木材較難勝任。

    因此,明,清時考究的木器家具都選“黃花梨”製造,其紋理或隱或現,色澤不靜不喧,被視作上乘佳品,備受明清匠人寵愛,特別是明清盛世的文人、仕大夫之族對家具的審美情趣更使得這一時期的黃花梨家具卓而不群,無論從藝術審美、還是人工學的角度來看都無可挑剔,可稱為世界家具藝術中的珍品。

    “這盒子還算不錯!”三位老人看過後,將盒子轉給溫仕銘,讓他自己處理。

    因為得到了件寶物,溫仕銘一直興致很高,還當著自己老爺子的麵喝了幾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