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鑒天眼

第十八章 龍香劑(2/2)

    聽錢老滔滔不絕將這塊墨的來頭爆出來,夢姐跟陳逸凡才明白,墨也能珍貴到令人發指的程度。

    “當然,如果是潘墨,那就更加珍貴了。”錢老微微遺憾。

    潘墨,也就是宋朝潘穀所製的墨。他的墨一出來就得送進皇宮,民間都不敢用,可見一斑。

    而潘穀晚年因飲灑太多,神智不清,竟發狂掉在水裏淹死。真可謂:“遙憐醉常待,一笑開容。”雖然,一代墨仙所創之墨早已不見,但從徽墨之發展亦能看到他的貢獻。

    錢老強調古墨的使用意義:“墨既是藝術品也是實用品,特別在古代還是以實用為主。收藏古墨首先要使用古墨。”

    其實,古墨的形製決定了其主要用途,比如塊狀的古墨多數是用於磨墨,而竹簡、古琴等形製的,即以珍玩為主,但總體還是實用為主,玩為輔。

    “那這塊值多少錢?”夢姐忍不住詢問。

    她接觸了那麽多的古董,對各種古玩炒起來的價格早已麻木。金銀珠寶這些還好,本身就是寶物,賣出價也不覺得坑人。但一些泥捏的、木雕的、紙墨品也動不動上百萬,那就讓人難以接受。

    “一百萬左右吧!主要是這上麵的字值錢。”

    陳逸凡這才重視墨錠上麵的字樣,也明白一些道理。有些東西本來不值一提,跟平常的大路貨差不多,材料、製作工藝都可能一樣,但就是披上了名牌的外衣,價格往往能翻倍。

    聽到這價格,兩人內心都難以言狀的震驚。

    看著這兩個員工的表情,錢老也樂道:“這還不是最貴的,古墨之中,明清時期的古墨亦是難求。前兩年,乾隆禦墨西湖十景彩墨,以接近五百萬元價成交,這個高價直至今也沒有被超過。”

    古墨價格決定性的因素是年代。目前明墨的價格已是價,尤其萬曆或之前的墨品市場上難得一見,即使偶爾出現也多以殘斷品為主。全品明墨幾乎不可能在民間出現。

    錢老跟陳逸凡兩人,大多數被保存在中國的館藏機構和日本的大收藏家族中。而清墨的價格,以宮廷製品為上,文人定版次之,墨家名品再次,普通市品價格最低。

    如今,市場上見得比較多的,幾乎都是清墨,明墨難得一求,宋墨更是鳳毛鱗次,難怪錢老如此高興。

    “這樣吧!托凡的福,老夫多得一塊珍寶。這個月給凡加一萬獎金,夢就五千,一會我們去吃一頓。”

    有獎金,陳逸凡跟夢姐都是眼睛一亮,兩人對錢都是多多益善的。至於陳逸凡多拿五千,夢姐沒有絲毫不滿。能拿到五千,已經是意外驚喜,這也是托陳逸凡的福。如此一來,她也不好意思讓陳逸凡兌現請客的承諾。

    左右沒有生意,錢老也懶得計較有沒到下班時間,直接關門就帶兩名員工出去吃一頓,走時還順帶了剛得到的兩件寶物。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