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鑒天眼

第六章 甜白釉(2/2)

    也不對呀!他心想:難道昨一切都是虛幻?有光應該是古物才對呀!

    錢衛國見到陳逸凡那沮喪的模樣,不禁有些好笑,心想:這子還真單純,什麽事都表現在臉上,這種不沉穩的人在古玩界很容易吃虧。

    “雖然這是清朝仿永樂甜白之作,但此類甜白釉暗刻器物極少,又因品相非常完整,也算得上瓷器精品。”錢衛國繼續道。

    聽到此話,陳逸凡的心情總算變好一些,畢竟清朝到現在也算有點曆史,倒也不至於來本錢也拿不回。

    “錢老,那碗心不是寫著永樂嗎?怎麽看出是清朝時仿製的呢?”陳逸凡不解地問道。

    錢衛國見陳逸凡一副虛心請教的模樣,就開口道:“判斷永樂甜白釉的真假,主要從器形、胎釉、款式、裝飾手法四方麵來辨別。”

    “首先看器形。永樂甜白釉多見碗、盆、高足杯、型梅瓶、僧帽壺等,這些甜白釉的造型和永宣時期的青花瓷器造型特征一本相同。”

    “其次,看胎釉,甜白釉瓷胎薄而堅韌,胎質細密純白,積釉處釉色呈現湖水綠色。而清代仿品為人工拉坯,製成的瓷胎偏於厚重,釉麵細膩潔白,但是分布均勻,沒有所謂的積釉現象,也不存在湖水綠的積釉處。”

    見陳逸凡那麽認真,有心要吸收點知識,錢衛國也樂得解釋。

    從裝飾手法上來看,永樂甜白釉除了除了刻劃花紋,也有刻劃龍、鳳和藏文紋飾的,還有常見的纏枝牡丹、纏枝蓮花、折枝花、蓮托八寶、花果等紋飾,刻劃紋飾線條流暢、自然,表現內斂,一般很難一眼看清。清代仿品紋飾自然流暢,但是一眼就能看清紋飾。

    沉默了一會,錢老繼續開口:“最後是看款式,永樂甜白釉款識多見‘永樂年製’四字篆書款。款識多出現在碗、盤、高足杯等器物上,多為暗刻款。字體外圍以劃花或印花做裝飾,字體寫法不太規整,字跡也不太清晰,這和釉料在燒成後出現乳濁現象有關。”

    最後總結道:“清代仿品款識與明代基本相同,但是字體寫法規整,字跡清晰可辨,這是明清兩代甜白釉的一大區別。”

    此外,錢衛國還教了陳逸凡一個更簡單快捷的方法,來區分永樂甜白釉真品及清代仿品和現代仿品,就是在燈光下觀察。

    因為永樂甜白真品的透光度從上到下逐漸減弱;清代仿品全身胎體厚薄均勻,透光度從上到下基本一致;現代仿品瓷胎粗糙,存在很多雜質顆粒,透光度從上到下多呈現不均勻現象。

    當陳逸凡拿過那隻碗在陽光下觀察的時候,果然如錢老所的那樣,瓷碗的透光度從上到下基本一致。

    “錢老,那這隻碗能值多少錢?”聽完後,陳逸凡總算弄清楚這隻碗的來曆背景,就差這碗的價值還不清楚。

    “你花了多少?”

    “一百塊。”陳逸凡答道。

    “凡,你的運氣不錯嘛!這隻碗大概值三萬多,價值雖然不是很高,也算撿個漏。”錢衛國笑嗬嗬地道。

    當然在他看來,陳逸凡能撿漏是運氣的成分居多!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