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蒼天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下大勢(1/3)

    監禦史之下的督郵,卻不是被劉備亦或張飛鞭打的那個知名督郵,督郵是個官職,主管監察,根據一郡的地理,通常分為東部督郵、西部督郵之類的,監察數個縣鄉。

    至於亭長,掌管治安,兼管停留旅客,而亭與鄉和裏的建製有所不同,鄉和裏屬行政劃分,亭則和軍事有關,不是一個體係。

    但自漢末以來,亭長治安緝捕盜的職能已經退化,越來越多地參與了民政和教化,和鄉、裏在地方上所起的職能沒了差別,造成機構重疊,與鄉嗇夫和三老時有衝突,對地方造成不利影響。

    考慮到亭和郵的設置有些相近,姬平便將亭長也歸屬監禦史和督郵統管,形成一套自下而上的監察係統。

    至於這個監察係統是否可靠,他自有史阿的暗影司暗中監管,隻要不賦予暗影司審查和生殺大權,他相信不會造成後世錦衣衛和東廠的問題。

    處置了胡氏塢的問題,姬平提出了一係列的政令安撫民心,這些政令便交由盧植趕回安邑去完善。

    他帶著典韋八百親衛軍和袁基、伍瓊、周毖一行繼續南行趕往鹽池,與此同時,他讓關羽帶著五千大軍,加快行軍速度,向西南直插猗氏、解縣和蒲阪,一路清掃董卓軍殘部,至蒲津固守。

    張濟兵敗退守平陽,他們奪取河東郡的消息勢必會傳到雒陽董卓耳中,一旦董卓得知消息,必然會派大軍渡河,重奪河東郡。

    因為河東郡的地位極為重要,是關中的左側門戶,曆史上,凡破關中之戰,幾乎必然涉及河東郡。

    一旦河東郡失守,關中正麵的函穀關和潼關險屏障就失去了作用,從河東郡西南蒲阪縣的蒲津渡可以渡過黃河,直入三輔之地的左馮翊,威脅三輔要地。

    三輔,為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

    京兆尹為核心,長安城便在其中。扶風,意為扶助風化,馮翊,意為輔佐。左馮翊、右扶風拱衛京兆尹。

    後漢都城遷到雒陽後,三輔之地的重要性便相對弱了,但董卓西遷後,如今子劉協和一眾朝臣就在京兆尹長安城,所以此時的三輔之地乃董卓重中之重的核心要地。

    而要從關中大舉出兵河東郡,有三條通道,蒲阪的蒲津渡、河北縣的風陵渡和大陽縣的茅津渡。

    還好中間隔了一條黃河,河東郡地勢比之關中又高,隻要謹守三大渡口,董卓雖萬軍難渡。

    中郎將荀棐已經先行去茅津渡以及毗鄰的大陽渡防守,茅津渡和大陽渡對麵的陝縣,目前正集結著董卓進擊雒陽的大軍。

    但先前姬平已經將雒陽一帶船隻搜攏殆盡,黃河自古也沒有水戰,缺乏大型戰船,料想董卓大軍一時也是望河興歎,以荀棐的沉穩帶著三千人足以固守。

    而姬平將關羽這個猛將派去蒲津渡而不是北伐平陽,也是大有深意,因為蒲津渡是董卓大軍最有可能渡河的地方。

    河東郡與關中接壤的三大渡口中,南麵的茅津渡和風陵渡都是背倚中條山屏障,即便董卓千辛萬苦渡河,也隻是占領河東郡邊界的河北縣和大陽縣,很難翻過重重疊疊的中條山進入河東郡腹地。

    而蒲津渡則不同,可以直入河東郡腹地,進擊治所安邑。

    戰國時,秦國數次伐晉,都是在蒲津搭浮橋渡河,包括後世的唐至元、明,凡秦晉間兵事,往往濟自蒲津,為戰守必爭之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