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1628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根據地的武裝力量(1/3)

    呂梁山地區地形破碎,坡地所占比例大。↖↖,氣候也較為幹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平坦耕地不到十分之一。絕大部分耕地分布在十度到四十五度的斜坡上。地塊狹分散,不利於水利化和機械化,根本無法連片耕作。

    所以在呂梁山根據地看不到成片的青紗帳,也無有廣袤的田野,但山坡、溝壑鍾卻隨處都能看到開荒的痕跡,每到春季這些地方,就會種滿了玉米、地瓜和土豆,都是遠東農林部種子培育中心,利用現代技術開發的抗旱品種。

    尤其是以地瓜最多,做為高產穩產的一種作物,它具有適應性廣,抗逆性強,耐旱耐瘠,病蟲害較少等特點。

    雖然目前西北地區普遍存在氣久旱無雨,土壤幹旱的情況,使作物莖葉早衰影響碳水化物的形成、積累造成減產,但遠東采用了抗旱的優良種子,使得呂梁山根據地各地的畝產都能達到一千多斤,個別地區甚至達到了兩千斤。

    如今呂梁山地區的農作物主要以地瓜為主,玉米和土豆為輔,基本保證了根據地數十萬軍民的糧食需求。

    各個根據地地處大明境內,還都是老舊邊荒、環境惡劣的地區,想要得到遠東公司的支援明顯不現實。公司隻能利用飛艇對各個根據地提供極為有限的支持。麵對十幾個根據地的百餘萬軍民,公司每年的那點運輸量隻能是杯水車薪。

    所以各個根據地還要盡可能的因地製宜,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好在活躍在大明各地的遠東商行,對根據地的支持也是不遺餘力的。他們憑借在大明各地的影響力,利用各種途徑向各個根據地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遠東商行主要向各個根據地提供包括棉花布匹、農具鐵器、家禽家畜、鍋碗瓢盆等等各種生產生活物資,極大的改善了各個根據地的條件。

    各個根據地也組織流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采取挖窯洞、蓋木屋、搭窩棚等等方式,利用各地的自身有力條件,盡最大的基本解決了流民的住房問題。

    當然,根據地的各方麵條件還是極為艱苦的,但是隻要解決了衣、食、住、行等問題,就會極大的保證了各個根據地的穩定,也會得到根據地廣大流民的擁護。

    根據地的流民生活得到了保障,對遠東也就有了歸屬感,接下來的工作也會變得非常的順利。各地基層工作的建設當然會水到渠成。

    如今遠東在大明各個根據地建立了完善的支隊、大隊和中隊的基層組織結構,培養了很多的各級基層管理幹部和政工幹部,以及大批的積極分子。這些人都是未來遠東的種子,在公司入主大明的時候,他們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因為各個根據地的條件所限,各級基層中隊都出於原始的公社狀態,流民們十幾個人擠在一起,住在統一的窯洞、木屋或是窩棚裏,吃飯也是都在公共食堂,就連拉屎都是在公共廁所。平時勞動生產、政治思想教育、軍事訓練、根據地的基礎建設等工作,都是統一組織集體進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