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1628

第八百五十六章 寧夏鎮(二)(1/2)

    &l;div lass="adread"&g;&l;srip&g;sh_read();&l;/srip&g;

    周比利拿出了一張寧夏鎮的地圖,然後指著地圖上的一處地方,抬起頭看了大家一眼,然後沉聲道:“寧夏鎮以巡撫和總兵官為的文武兩套職官係統管理,另外還設有寧夏鎮守太監。()下設七衛,分別是寧夏衛、寧夏前屯衛、寧夏左屯衛、寧夏右屯衛、寧夏中屯衛、寧夏中衛、寧夏後衛。其轄地分為東、西、南、北、中五路,分為東路後衛、西路中衛、南路邵崗堡、北路平虜城、中路靈州。

    寧夏地勢險要,黃河繞其東,賀蘭聳其西,西北以山為固,東南以河為險。惟河東橫城堡至花馬池一帶,地勢平漫,無險可守。寧夏鎮的防禦重點就在河東三百裏一段。先後修建了“沿河邊牆”、淘樂長堤、鎮遠關邊牆、北關門長城,城西南牆、西關門牆,從河東花馬池,到西北中衛,形成一道嚴密的防線。

    因為我們遠東的到來,曆史生了很大的變化,目前陝西三邊總督洪承疇,並沒有因遼東局勢的惡化,調任薊遼總督,而是隨著大明北方數省的大旱,總督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五省軍務,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銜,成為了明廷鎮壓農民起義的主要軍事統帥。去年,洪承疇率陝西的精銳主力出潼關,正在河南、胡廣一帶與各路流賊激戰,目前陝西的明軍兵力相對空虛,也給我們省卻了很多的麻煩。

    明末時期,大明各地實行的衛所製逐漸弛廢,募兵製代之而起,軍隊中私養家丁的現象日趨嚴重,並很快盛行,直至明後期展成為與募兵製度並行的家丁製度。寧夏鎮當然也不能免俗,明初僅寧夏一鎮,原額馬步守城及東操夏種舍餘並備餘官軍,總數應為七萬一千六百九十三人,可是現在寧夏鎮實額隻有兩萬多人。

    據寧夏情報站傳來的消息。目前寧夏鎮可堪一戰的精銳邊軍不足五千,這還包括各級官員、軍頭的家丁。而且洪承疇南下進剿流賊,還從寧夏鎮調走一部分精銳可戰之兵。可以這麽,目前寧夏鎮。包括陝西三邊從上到下都已經爛透了。寧夏、甘肅本為土地肥沃之地,至萬曆年間在冊耕地一萬八千多頃。但皆被文武官員、鎮守官和各衛的豪強霸占,屯田兵卒隻能耕種一些貧瘠之地,以致屯田虧欠,軍士饑困。”

    大家聽了他的話。全都有些不可思議。宋濤搖頭苦笑道:“怪不得大明軍隊碰上後金總是屢戰屢敗,連大明最強的邊軍都變成了這個熊樣,那還談什麽戰鬥力啊。”

    李明點了點頭,沉聲道:“大明王朝在九邊軍鎮的防務體製中奉行一套分權製衡、以文製武的思想,在這套思想指導下,武臣的權力被瓜分,“統軍不專一人,練軍不專一人,行軍不專一人。”

    以文製武,雖然解決了武臣擁兵自重的問題。卻產生了嚴重的弊端。“以將用兵,而以文臣招練,以將臨陣,而以文官指揮,以武備邊,而日增文官於幕,以邊任經一府,而日問戰於朝。”文臣往往缺乏應有的軍事專業知識和實戰經驗,紙上談兵者多,卓有成效者少。以文統武是明軍戰鬥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