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1628

第七百三十三章 山西(二)(1/2)

    熱門推薦:、 、 、 、 、 、 、

    晉中盆地,東依太行山,西接呂梁山,北起黃寨的石嶺關,南至介休的綿山鎮,東西兩側以斷層崖與山地相接,盆地呈北東-南西向分布。晉中盆地長約150千米,寬約0~40千米,包括整個汾河中遊,麵積達5000平方千米。八大漢奸晉商就集中在晉中盆地的榆次、太穀、平遙、介休、平陽等地。

    八大漢奸晉商之首,就要屬山西介休範永鬥了。範家早在明朝初年,就在張家口和蒙古地區做生意,曆經七代,傳至範永鬥成為張家口地區對滿蒙貿易的漢族大富商,時人稱其“賈於邊城,以信義著”。

    老奴統一了東北以後,便把入主中原定為後金的基本國策。為了實現這個宏偉的目標,就必須積蓄軍力,擴充軍備則需要大量的軍費開支,經過多年的征戰的後金政權國庫空虛,負擔不起龐大的軍需開支。

    老奴在遼東大地專搞破壞,不搞建設,占一塊地方就搶光一片,韃子除了打仗和打獵在行,對種地、打鐵一竅不通。後來大明對遼東實行了嚴密的經濟封鎖,遼東地區被韃子禍害的很厲害,後金政權也迅速陷入了缺衣少食的境地。

    經常往來於中原和草原之間的範家等數家漢奸晉商,看到了其中的商機。並以商為名,暗中與後金聯係,組織商隊跋山涉水與後金政權進行貿易,為後金韃子提供糧食、鐵料等各種戰備物資。

    後金統治區在經濟最窘迫的時期,米價曾高達八十兩一石,布也要二十兩一匹。八大漢奸晉商以張家口為基地,從全國各地采集商品,然後往返關內外,從事販貿活動,為後金政權大量輸送糧食、衣物、炊具等基本生活物資。

    老奴也不虧待他們,把人參、鹿茸、獸皮等貴重物品交換給對方,並代女真銷售劫掠貴重財物,讓這八家唯利是圖的漢奸晉商賺取了驚人的財富。

    老奴死後。皇太極也繼續大力支持這些漢奸晉商,采取各種優惠政策吸引他們去遼東做生意,給他們提供便利的同時,利用晉商運過來的商品儲備軍用戰略物資。還發展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去刺探大明王朝的軍事經濟情報,了解和掌握明朝的一舉一動。

    在數家漢奸晉商的幫助下,後金政權裝備了一支武器精良的八旗部隊,糧草準備得非常充分。皇太極的戰爭機器所需的全部的火藥、八成的糧食和超過六成的鐵料,都來自這些漢奸晉商。

    晉商在滿清滅亡明朝的過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晉商的財力,就沒有滿清軍隊的驍勇,這些漢奸晉商為滿清戰勝明朝奪取漢家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晉商是明朝的掘墓人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山西介休,自古素有陝晉通衢之稱,是三晉腹地的重要交通樞紐。城內城內主要有四條大街,皆盡店鋪林立,還有眾多的錢莊、當鋪,顯得非常的熱鬧。

    範家的宅院在西南隅一帶。占據了多條的街巷,幾進幾出的範府大院富麗堂皇,前院、後院、東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書房院、圍房院,再配上眾多的花園,占地達數十畝之多。範氏經過幾代的經營,已經在當地根深蒂固,範氏的族人,多為介休城的軍將、官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