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1628

第一百七十章 會議上的爭論(1/3)

    李明沒等吳源話,就接著道:“我們先不談道德底線,對於這一點,我們之間沒有共同語言,我們先馬尼拉。

    明代是當時世界經濟的中心,幾乎可以生產任何東西,17世紀上半葉中國輸入了5000噸白銀,大部分來自西班牙殖民地的美洲礦場。這些銀子大大刺激了明朝經濟和人口的增長。

    人口雖然急劇增加,但生產力卻沒有顯著的提高,而且正值冰河時期,人口的突然爆炸在短期內,造成了糧食的極度短缺,從而引發了一係列的饑荒,導致了西北地區連年的流民起義。

    明代的世界到處都是沒有主權的荒蕪之地,明人完全有資格有能力開拓疆土,獲取更多的生存空間,實行廣泛的移民政策。南洋、中亞……世界還有更廣闊的地可由中國人去開拓,可是明朝並沒有這麽做。也給西歐殖民者侵略東南亞提供了機會,使得東南亞成為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國的前沿陣地。

    經濟的增長,也給明朝帶來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和海外貿易的極盡繁華,繁華背後卻是整個民族的**與墮落,白銀刺激了無休無止的消費欲。可是這些銀子都去了哪裏,都在那些以商人和士大夫為主的士紳手中,而崇禎在即將亡國的時候,連出兵的銀子都拿不出來。

    現在整個世界都需要明朝的商品。就馬尼拉來,每年來自中國沿海的商船,才是它的繁榮基礎。隻要有明朝商船,哪怕是一座荒島都能變成繁華的海港。那些令歐洲人豔羨渴慕的奢侈品和日用品,在那些殖民者眼中,就是賺錢的代名詞。”

    大家聽了李明的話,都相互議論了起來,吳源想了下道:“我承認你的有道理,但是公司現在不需要貿易吧,更不需要那麽多的白銀,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發展,沒有必要為了那裏耗費資源吧。”

    李明旁邊的喬海鵬笑著下,然後淡淡的道:“你回去看看地圖,可能你還不知道馬尼拉、呂宋島的位置吧。至於那裏的戰略意義我就不和你了,了你也不懂。在現代社會,那裏一直是美國的勢力範圍。

    如果我們占據了呂宋島,就相當於捏住了東南亞的卵子,可輕易控製東南亞和中國東南沿海、日本的航路。海參崴每年有一百多的冰凍期,海軍部難道要在海參崴呆上一整個冬嗎。

    我們的柴油早晚有一會用盡,幾艘現代戰船早晚也會有報廢的一,海軍每年冬去一次馬尼拉,在來年的4月回歸,既鍛煉了隊伍,還能拉回大量糧食等物資,我們非但沒有浪費公司的資源,反而可以為公司貢獻力量,這何樂而不為。

    明朝在那個時代就是超級大國,西方殖民者的國力遠在明朝之下,明朝本應該稱霸世界的,可是明朝自己的勢力卻退出了傳統的海域,西方殖民者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了東南亞,在這些地方建立了侵華的前哨。

    我們不僅沒有理由放棄馬尼拉,而且還要像一根釘子似的釘在那裏。那裏也是我們今後爭霸世界的起點。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我們為什麽要像英國、美國一樣去稱霸全球控製世界,嗬嗬……現在的世界是大魚吃魚的時代,我們有能力的時候不去做,難道要等到沒能力的時候,就像晚清那樣被動挨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