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叛軍

116 醜聞(1/3)

    關於收購茵寶的事情,大衛·佩斯在兩天後就給出了答複,他願意跟蕭羽合作。

    這個39歲的服裝商人很清楚的知道,這次很可能是一次至關重要的轉行,如果錯失了,那說不定以後會讓他懊惱得捶胸頓足。

    跟大衛·佩斯敲定了合作事宜之後,蕭羽立即把遠在美國的約翰·戴維叫過來,一起過來的還有他根據蕭羽的要求所搭建的一整個經營運作團隊,而由於他們在美國期間就已經收集了所有關於茵寶的資訊,準備功夫做得十分詳盡,所以一來就馬上跟茵寶展開談判。

    經過了幾天的艱苦談判之後,蕭羽最終順利的以1億8千萬英鎊的高價拿下了困境中的茵寶,而大衛·佩斯賣掉了自己的服裝公司以及其他一些資產,籌集了4000萬英鎊,占據其中20%的股份,並擔任新茵寶的總裁。

    在茵寶關於公司經營策略調整,內部結構調整等改變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時,蕭羽卻和約翰·戴維趕往美國的矽穀,在抵達的當天就簽署了另外一份收購協議,這一次是蕭羽在矽穀成立的投資公司收購了矽穀一家Pyra實驗室。

    說起Pyra實驗室可能很多人並不了解,但說到博客,那就肯定不會陌生,而事實上,在1999年,網絡科技股泡沫破裂,無數投資人對網絡科技喪失信心的時候,博客卻在這一年裏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造成這種局麵的是博客技術的曰益完善,其中Pyra實驗室所推出的blogger的發布軟件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家公司旗下的更是博客網站中排名前列。

    由於暫時還沒有多少網絡企業關注到博客,所以Pyra實驗室目前的價值並不高,可是在蕭羽的前世,2003年穀歌收購這家公司的時候,可是引起了極大的轟動,而後來就連AOL和新聞集團等大公司也都紛紛進入博客領域。

    正是因為深知博客的前景,所以蕭羽在這時候果斷的拿下了資金短缺的Pyra實驗室,並打算注入一筆資金,提供給這家公司,再進一步的研究博客技術。

    同時,吸引蕭羽的還有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的埃文·威廉姆斯,他也就是後來推特的創始人,而推特在未來幾年的紅火,讓蕭羽深信,收購這家公司絕對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除了收購Pyra公司之外,蕭羽打算在矽穀成立一個實驗室,這個實驗室是專門用來研究網絡技術,例如蕭羽打算讓他們開始研究互聯網社交服務網站,以及視頻分享網站,這兩大創意都將是這座實驗室的第一批研究項目。

    除了這些已知的研究之外,蕭羽還會給予研究人員最寬鬆的發揮自身創意的空間,給他們每個人盡可能多的嚐試機會,允許他們將自己的創意付諸實行。

    當然,這些都是需要時間來付諸實行,但在蕭羽龐大的資金做後盾,一切都變成了可能,而且要知道,投資穀歌和蘋果等公司的成功先例,都讓蕭羽在網絡領域的投資名頭份外響亮,這一點單從實驗室招聘第一天就有數千人報名可見一斑。

    不過在投資這些未來前景項目的同時,蕭羽也沒忘記繼續增加對穀歌和蘋果公司的投資,尤其是蘋果,這絕對是未來十年內最值得投資的一家公司,而在美國矽穀期間,蕭羽跟蘋果公司的總裁喬布斯見了幾次麵,後者也同意了蕭羽進一步提升在蘋果公司的持股量,而蕭羽則是用自己未來幾年的眼光來跟喬布斯交流了一些關於蘋果公司未來幾年的發展核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