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有芳

第二百九十五章 惡性循環(1/2)

    雖然現在圍在周圍看熱鬧的平民都是新野縣城本地的城裏人,他們雖然也在去年的旱災中蒙受了損失,但是因為久居縣城,而且家底大都比城外的鄉下人要厚實,所以很少有人因受災而被迫賣地的。

    

    當然,“很少”並不代表沒櫻上千號平民們聚集在這裏,總有幾個家境差的。而且,雖然大多數平民的家底兒較厚實,但是誰家還沒個窮親戚不是?在去年那場旱災中,自家的窮親戚過得有多慘,這些平民們可是很清楚的!

    

    “呀!這老李頭的家的二子若是不,我還想不起來呢。去年的時候,糧食的價格確實很貴啊,很多人家即使是賣霖,也隻夠交賦稅!”

    

    “是啊是啊!我表舅家的四姑的三妹夫家,賣了整整40畝地,才換到100石糧,交完賦稅之後,連過冬的口糧都沒剩下,更別是種糧了!”

    

    “啊!過冬沒有口糧怎麽行?那你那個表什麽什麽妹夫家的人還在嗎?”

    

    “是我表舅家的四姑的三妹夫家,他們家還有人在,我聽是把個10歲閨女賣給了牙婆,換了5石糧,勉強過了冬。今又從城裏的米行借了幾石種糧,開了幾畝荒地。眼瞅著今年的莊稼長勢還不錯,等入秋收了糧食就能翻身。可誰能想到這賊老……唉,這會兒,人即使還在,怕是也會因為還不起米行的種糧,不得不把家裏的子也賣了!”

    

    “唉,這世道啊!整整40畝熟田才賣100石糧,一個10歲的丫頭竟然才賣5石糧!唉,這世道啊!”

    

    在西漢,人類對環境的開發力度有限,除了人們聚居的城鎮和散落在城鎮附近的鄉村之外,其餘大部分地區都是無人區,被茂密的森林、灌木叢、濕地……等多種多樣的植被地貌占據。

    

    而這些土地,雖然是屬於朝廷的,但是卻因為實在太多,而且環境惡劣,不適合居住,所以是並不禁止平民開發的。隻要你有力氣不怕吃苦,那你就可以隨便伐木墾田,而且凡是你自己開墾出來的耕地,隻要你去住地的亭長那裏備案,並且保持耕種半年以上,那這塊地就是你的了,朝廷承認你的所有權。

    

    不過,種過地的人都知道,農田是有熟田和生田之分的。那種新開墾出來的田地,就是生田。生田耕種三年以上,才會慢慢轉化為熟田。生田的產量很低,完全無法與熟田相比,產量最大的熟田和產量最低的生田在同樣的年景和同樣的耕種條件下,產量最多能相差三倍以上!

    

    而值得一提的是,你開墾出來的農田一旦注冊,當朝廷承認你對這片地的所有權之後,你就要開始為這塊地交賦稅了!朝廷收賦稅的時候,為了減少工作量,是隻區分旱田和水田,不區分生田和熟田的!

    

    這也就意味著,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將手中耕種著的田地賣給士族的平民,雖然可以通過自己的勤勞去開墾出與原來相同數量的新的土地進行耕種。但是,在擁有的土地的數量相同,交的賦稅相同的同時,他們手中的土地的產量卻遠於他們原本擁有的那些土地的產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