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有芳

第五十四章 商機(1/2)

    麥芽糖在古代被稱為飴餳、飴糖,飴者多指糖稀、糖水,而餳則是糖塊、固態的糖。

    《詩經·大雅》中有一句原話:“周原膴膴,堇荼如飴。”,意思是周的土地十分肥沃,連這裏出產的堇荼和苦苣也像飴糖一樣甜。

    《大雅》的作品大部分作於西周,可見,早在西周時人們可能就已經掌握了飴餳的製作方法。

    不過,《大雅》中的作品多為西周王室的貴族所做。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廢興也(其實多是自吹自擂歌頌統治者的年終總結似的文章)。

    王政嘛,大雅之事!跟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泥腿子、下裏巴人沒有任何關係!

    所以,你懂的!

    像飴餳這種高雅之物,顯然隻影大雅”之人才能享用,給其他人食用,是不雅之事!

    有研究表明,麥芽糖的製作方法自西周破滅之後便開始在民間廣泛流傳。但是何為民間?

    民間、民間,民與民之間也!

    對於統治階級來,一切非持權統治階級都是民!這跟你有錢沒錢,親戚、祖上是否顯貴沒有一毛錢關係。

    此乃定理,與“帝都之外都是農村,魔都之外都是鄉下”之理等級相同,無需論證、不容辯解!

    因此,在漢代的士族、富商、甚至富農家庭裏或許存有製作麥芽糖的方法,但是底層升鬥民卻未必知道!至少,在城門外連蜂蜜、桃膠、桂花糕都能買到的攤位上,管梨花就沒看到有賣麥芽糖的攤位,一個都沒有!

    據管梨花猜測,在城西坊市裏肯定會有麥芽糖賣,不過價格應該不會便宜。畢竟是大雅之物嘛,嘖嘖嘖!價格低了怎麽彰顯身份?

    所以,管梨花在聽到白麥芽甜的時候,一下子就想到了麥芽糖,然後又立刻想到賣麥芽糖這一商機。

    從各吃各的,到賣麥芽糖這門生意……恩,跨度略大。

    “喵嗚?”沒辦法,管梨花的話實在太過跳躍,即使是白,也被她問的愣了片刻之後,才反應過來管梨花是什麽意思,繼而狂喜道,“對啊!麥芽糖!喵嗚,咱們可以做麥芽糖賣啊!難得進一趟城,不想辦法撈一票,就這麽灰溜溜的走了,豈不是要丟盡你貓哥的臉?!”

    “橡子裏麵含澱粉吧?”管梨花懶得去接白的話茬,繼續問道。

    麥芽糖的製作其實非常簡單,主要原料隻有三種,水、麥芽糖酶、以及澱粉。

    這個年代沒有土豆、紅薯等澱粉含量高的植物塊莖,所以澱粉的主要來源主要是植物果實或者種子。

    想來,那些士族人家製作麥芽糖的時候,應該會選用五穀雜糧,而不是橡子這種普通百姓都不願意吃的“賤糧”!

    所以,如果能用橡子代替五穀雜糧作原料的話,那麽管梨花她們製作的麥芽糖在成本上,就會遠低於城西坊市裏士族人家製作的麥芽糖。

    這在商業競爭中被稱為——成本優勢!

    “當然含澱粉喵!而且含量很高,不比玉米低多少!哈哈,看來咱們的財運來了,這次非得賺一票大的不可!”白得意道,“待會兒你去找何騰,讓他出錢把這些橡子全都買下來,然後借廄置的廚房熬糖。喵嗚,運氣好的話,明一大早就能熬好,早食之後就能拿去賣城外擺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