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崛起

第一百一十四章走吧,走吧。(1/3)

    第一百一十四章走吧,走吧。≤≤,

    大明的經曆就像一場夢,很不真實。站在郵輪的甲板上用望遠鏡觀察泰晤士河口的戰場,陳燮的腦子裏浮現的是一部老電影《林則徐》裏的鏡頭,大英帝國的艦隊用大炮轟擊虎門炮台,打開了古老的國門。曆史無法重寫,盡管這可能就是一個夢,但是陳燮依舊不依不饒的,要把類似的場景重來一遍。

    猛烈的炮火將岸上的炮台變成了一片火海,單單從望遠鏡裏看,已經不會有人存活了。但事實並非如此,大炮的威力確實很大,學會挖戰壕的英**隊,咬牙承受。

    登陸開始的時候,隱藏較好的炮台不顧空張飄來的熱氣球的發現,對準海麵上的船開火了。英**隊的反擊頑強堅毅,當大明士兵衝到炮台跟前時,龍蝦兵端著刺刀衝了出來肉搏。但是迎接他們的是霰彈槍,一槍過去就是一片。整個戰鬥的進程,在大明的軍隊看來並不激烈,因為對手很難給他們的前進造成麻煩。就算英軍嚴防死守,明軍登陸部隊也僅僅付出了百餘人的傷亡,就占領了兩岸的炮台,通往倫敦的大門打開了。

    輔助船隻清理河道之後,陸軍沿著河岸推進,海軍沿河火力掩護,一直殺向倫敦。排水量較大的船隻,自然無法走河道,但是一千多噸的風帆船毫無壓力。陳燮暫時留在海上等消息,一周之後,消息傳回,倫敦投降。

    八千英軍在這次戰役中陣亡,三萬英軍受傷或者被俘,更多的英軍撤出了倫敦。這個城市。似乎是第一次被異國的軍隊占領(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乘坐一艘風帆戰艦,陳燮帶著幾個隨從,出現在了倫敦。

    時候學過一首歌叫倫敦橋,可惜,現在並沒有這座橋,不能不是一個不大不的遺憾。更大的遺憾是。沒有白金漢宮。所以,倫敦沒有什麽好看的。這大概是陳燮最後的一個心願了,隨意的在倫敦城內溜達。倫敦市民們投來的是各種複雜的眼神,主流是仇恨。

    沒有人知道陳燮此刻的心裏在想啥,那麽陳燮心裏到底在想啥呢?此刻的陳燮,內心的真實想法有點類似夙願德償,這個時空陳燮的所作所為,無非就是想讓大明的人都知道兩個事情。一者,家下要不得。不管是一家一姓,還是一個民族來坐這個下,都不可取。因為一旦這個國家進入這個狀態,整個統治階層首先考慮的永遠是屁股下麵的位子。因此才會出現“寧與外人不予家奴”這樣的言論。理由很簡單,外人來了,那是要走的,家奴起來了,是要取而代之的。二者。這個世界其實是沒用公平的,就像破了長城關口入關的清軍。是不會跟你講理的。公平這個東西,是靠自己爭取的。一個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好,可能就會身邊的其他人得到更多的公平,一個國家努力做到最好,就比其他的國家得到更多的公平。

    公平,從來都是相對的。你認為公平了,別人就不會認為有公平。一個人一個視角,一個人一個思維,所謂“不患貧而患不均”,其實是個悖論。隻有做好自己。才會有相應的社會地位,隻有一個國家強大了,才會有相應的國際地位。這就是世界的本質,從來不曾改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