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崛起

第九百一十章(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現在內閣在負責的是副總理陳子龍,年齡也不了,一直在撐著。內閣的後起之秀,則以孔尚任為首,這哥們現在也不寫《桃花扇》了,作為聖人後裔,他的崛起內閣樂見其成。現在的大明,聖人的學問已經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孔子和孟子的文章,被重新解讀。

    孔尚任就是靠著重新解讀聖人文章出頭的,甚至還翻出漢代的公羊學作為論據。聖人是肯定沒有錯的,錯的都是後人的理解。是啊,你看看人家漢代的人怎麽理解的?總結出來大白話就是一句“不要慫,就是搞。”沒有聖人的理論作為思想武器,我大明何來如今的疆域?隻有不斷的對外戰爭,大明的疆域才會有今的局麵。不過漢代的人沒有能從戰爭中獲得財富,那是漢武帝個人的問題,跟聖人的思想無關。

    你看看現在重新解讀後的聖人理論,大明高舉聖人思想的旗幟,東征西討的同時,一點都不耽誤掙錢,大家都靠戰爭發財了。要不怎麽前車之鑒呢?漢武帝就是前車之鑒,不能通過戰爭發財的理論,那就不是好理論。至於儒家為何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千萬不要奇怪。儒家思想能夠一統中華這麽多年,靠的就是給統治者提供理論依據這一招。人家玩這個太熟練了,隻要上麵需要的,不管聖人有沒有過的話,這些人都能從故紙堆裏給你重新找出來。

    現在的新儒學,打的旗號就是“格物致知”,這才是聖人思想的精華。你敢不是?你不怕我們人多麽?口水淹死你哦!要不怎麽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什麽動物,而是人呢?人有思想,趨利避害,在利益麵前,有幾個人能堅持“真理”的?

    等在外麵的自然是內閣大臣、教育部長孔尚任,這個先生最近一直在推廣殖民地的儒學教育。就是派人到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宣傳儒家思想。當然了,格物致知這樣的精髓不教給那些土著,教的都是什麽謙恭忍耐之道。總而言之一句話,要做順民哦,不然用刺刀捅你。

    應該他的推廣還是成果豐碩的,在世界各地開辦了一百多加孔孟學院。最近還在謀劃著,是不是去歐洲也開幾家。這不,拿到歐洲反饋回來的合約,立刻興致勃勃的求見內閣總理大臣閣下。

    “給相爺請安!”孔尚任極為恭敬的行禮,陳燮抬眼看看他,笑著招呼落座。這家夥很有意思,他的政敵是侯方域為首的另一幫人。這麽吧,新儒學也是分派係的,雖然打的都是格物致知的旗號,不過有的是複古派,(代表人物孔尚任),有的是新派(代表人物侯方域),雙方在理論陣地上殺的不亦樂乎,在朝堂上也是處處爭鋒相對。一個是教育部長,一個是財政部長。手下各有一票兄弟,隔三差五的就在報紙上對噴。有趣的是,這倆都是尼瑪複興黨的中堅,後起之秀。(未完待續。)u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