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崛起

第七百八十七章不歡而散(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七百八十七章不歡而散

    相比之下,大明疆域內,從東往西,價格曲線呈一個向上的斜坡,一路走高。》,隔著一條黃河,鹽的價格能差出十倍來。濟南粗鹽的零售價五角,開封的價格是五十文(五元)。巨大的價格差距,導致私鹽泛濫幾乎是一種必然,為了利潤鋌而走險者屢禁不絕。

    同樣是鹽,隻要是從官方渠道流出的價格,不管進價是多少,賣出去的價格便宜不了。官商勾結,坐地起價,根本不管百姓死活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明食鹽市場的現狀就是這麽個局麵,陳燮不是神仙,他可以把銀行的觸角延伸至大明的每一個大中城市,卻無法統一全國的食鹽價格。唯一能做的就是東南沿海的食鹽生產,通過自身強大的生產裏,把別人從這個行業中擠出去。

    控製了食鹽生產,賣出去之後卻無法控製零售價。總體來看,大明的鹽價,比起之前要低了三成,這也算是陳燮對大明百姓不的貢獻吧。

    食鹽這個東西,一直都是官營,但是陳燮崛起之後,漸漸的把官方勢力擠出了生產這個環節。甚至對個別不知道死活的家夥,還采取了暴力手段人間蒸發之。最終導致鹽的生產這一塊,完全脫離了朝廷的控製。鹽引這個東西,在生產地根本就沒有任何作用。

    當然了,該交的稅也是一分不少的,問題是這個裏頭利益那麽大,看著眼紅的人太多了。楊廷麟代表內閣以及一個階層站出來,提到食鹽的目的一目了然,就是這塊肥肉不能吃獨食。

    回到過去的狀態肯定不要想了,陳燮絕對不會買賬的。這麽大的利益。足夠陳燮起兵造反了。但是又不能看著陳燮把持所有大宗的食鹽生產,這個事情必須大家好好談談。

    楊廷麟提起鹽的問題,陳燮也頗為蛋疼,大明不是社會主義中國,國家機器對鹽商(利益集團)的約束力不大。揚州刺案之後,兩淮的鹽商遭到重創。各路鹽場紛紛倒閉,算是大明食鹽生產行業的一次超級地震。

    陳燮的初衷不是搞一個全國的食鹽統一價格,這個想法很美好,但是在大明的現實很骨感。沒有強力的國家機關和鹽業公司這個執行機構,食鹽的零售價根本就不可控。

    “你怎麽辦?”陳燮坐直了身子,目光閃爍,眼神到處釋放寒意。鹽這個東西,陳燮其實並不是很在意,隻要保證他的工業用鹽就差不多了。但是這個想法是不能對外的。在登州開設鹽場的初衷和現在的局麵,不可同日而語了。對鹽場的吞噬進城,陳燮都沒操什麽心,下麵的人在巨大的利益麵前很自覺的投入。的不好聽一點,陳燮連鹽場這一塊每年多少進項都不管的,牙根就沒想到楊廷麟會提起這個事情來。

    “海關之事,內閣可以全力配合,但是食鹽買賣這一塊。還請思華高抬貴手,交還戶部。”楊廷麟還是習慣性的提“戶部”。陳燮明白他的意思了,不動聲色的站起來,做出為難的姿態。現場沉默,陳燮似乎在思考,良久才伸手拉了一下身後的繩索,門口打開。進來的是阿喜。陳燮淡淡道:“鹽這一塊的負責人叫過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