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崛起

第一百一十七章為什麽?(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一百一十七章為什麽?

    兵部的命令有沒有用?正常情況下,是有用的。全國的軍隊,除了禁軍,都應該置於兵部的指揮之下。但是朱由檢搞的軍事改革,其實是一個怪胎。或者是一個搞了一半就停下來的軍事改革。這個時候的大明軍隊體係,有點像清末,總的來就一個字“亂”。

    一開始的時候,朱由檢練新軍的目的,是為了作為模本,逐步的改良全國的軍隊。想法是對的,可惜事業未竟而崩殂。新君登基之後,沒有太高威望,對軍隊的改革很難指揮的動。因為牽扯的利益太多,兵部方麵對這個事情的推進也不太積極。這就造成了新軍已經練的差不多了,具備了一定的戰鬥力,早就敗壞的衛所製度卻沒有能取消。再一個就是募兵那一套還在,而且還不少。大明軍隊的這兩條體係龐大且臃腫,還在不斷的消耗國家本來就不多的軍隊支出。這就跟清末差得多了,各省的新軍都把架子搭起來了,雖然沒有嚴格的按照國家的要求去練出來,但總歸是旗號豎起來了,往裏麵投銀子了。與此同時,各地的八旗兵還在,綠營也還有不少,練勇、城防營、江防營等的傳統軍隊還在。別的不,單單是綠營和練勇,就有二十多萬。

    起來,這會的明朝軍隊體係,總體來還是兩個體係,新軍畢竟是很少的一部分,非要嚴格是算起來,直隸範圍內新軍也就是一個飛鷹騎,一個新軍,加起來四萬出頭。城內的軍隊也有四萬出頭,不過兩者之間的戰鬥力差距太大就是了。

    新軍從一開始就是走的內庫的體係。所以正常情況下兵部根本就指揮不動。在決定了洪承疇和盧象升攜帶兵部的命令出城接管軍隊的事情後,洪承疇主動的攬下了去南苑的活。這支騎兵的餉銀,還是走的戶部體係,所以他還是很有信心能以高官厚祿打動何顯,拿下飛鷹騎的指揮權。這個想法正常情況下是沒問題的,陳燮沒了。部下不得找靠山麽?

    洪承疇的私心是很明顯的,但是盧象升也沒計較這個。他更在意的是有沒有皇命,可惜內閣那幫人,加上六部的文官和武勳們,一致認為必須先拿下軍隊,然後才能安心的跟皇帝繼續鬥嘴皮子。就算將來把軍隊的指揮權還給皇帝,那也是以後的事情。起來,勳貴們的野心,主要還是體現在海外的巨大紅利之上。對於政權沒有太多的奢望。皇帝在呢,他們更願意後退一步,扮演一個保衛北京城,穩定亂局,保證平穩過渡的角色。

    或者這麽,武勳求的是利,文臣求的是權。這麽吧,新的內閣製度之下。隻要掌握了軍隊的指揮權,真的可以做到文臣控製整個國家。年輕的皇帝根本就幹不過文臣集團。

    色微明,城門打開,兩支隊伍各走一邊,一個奔著豐台,一個趕去南苑。

    快馬輕騎的,這點距離真不要多久。太陽出來的時候,洪承疇帶著五十家將已經來到了南苑的兵營之外,並且得到了衛兵朝鳴槍的“熱烈歡迎”。具體過程是這樣的,發現洪承疇和他的隨從後,值班的衛兵立刻用喇叭喊話:“軍營重地。不得擅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