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崛起

第七百零七章誰來限製(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七百零七章誰來限製

    明輪蒸汽船就像一個怪獸,看著醜陋無比,但是落在陳燮的眼睛裏,這卻是一個巨大的飛躍。~,蒸汽船並不是單純的個體,牽扯到的相關技術很多。這是工業技術發展的一個特性,舉個經典的例子來吧,現代曆史上的戰列艦可以是造船工業的集大成者。其中涉及的技術多達兩千多項。

    蒸汽船現在不過是一個初級產物,但是已經幾十項新技術的運用。明輪蒸汽船跑大海可能還有點夠嗆,但是在長江內絕對沒問題。這是不需要風力和人力就能航行的輪船,在這個時代,這就是一個新時代的序幕。

    “閣部,為何不上去看看。”陳子龍在一邊顯得很激動,陳燮倒是頗為淡然的搖搖頭:“不上去了,就在邊上看看就好。”站在江邊,看著明輪蒸汽船在江麵上來回溜達了好幾趟,陳燮才默默的放下望遠鏡道:“回去吧,記住,我們見證了一個新時代的開啟。”

    新生事物被接受的過程往往比較艱難,不過這對陳燮來不算什麽。從蒸汽機的廣泛運用開始,陳燮不自覺的就是一個形象代言人了。作為這個時代的名人,陳燮在大明就是一個標杆,隻要是他涉足的領域,沒有不掙錢的,這已經深入人心了。

    實際上這個明輪船是不掙錢的,而且還要投入巨大,實用性也不那麽好。但是陳燮不著急,等著將來實現了螺旋槳推進再吧。

    大明建新五年,梅雨正稠的時節,兩封來自京師的信出現在陳燮的麵前。一封信是朱慈烺寫來的,仔細的了禦前會議的事情,知道陳燮不喜歡搞那麽多禮數。在信上朱慈烺也是很幹脆的一堆大白話。最後讓陳燮最好來京師一趟,準備九月的廷推。另外一封信,則是楊廷麟執筆,代表了盧象升和史可法三人的意思,意思是希望陳燮能為大明的未來著想,不要過於放縱年輕的君主。以免重現明初的局麵。這是比較客氣的法了,其實崇禎朝在朝廷的權利上,也達到了朱元璋的水準。隻是朱由檢的個人能力差朱元璋太多了。

    因為陳燮的存在,年輕的皇帝的位置不但坐的很穩當,權柄上也沒有文臣預期的那樣,陳燮走了之後會出現一邊倒的局麵。限製君權從來都是文臣的理想,所謂垂拱而治,在文臣的心目中是最美好的局麵,是文治的巔峰。

    總而言之就是一個意思。陳思華是文臣,不要站錯隊了。被皇帝生殺予奪的日子,你覺得好過麽?有趣的是,楊廷麟在給陳燮寫信的時候,也是上的白話。

    陳燮仔細的看完這兩封信之後,歎息一聲,走到門口看著細細的雨水遮蔽日。朱慈烺的回信好寫,不就是給新衙門起一個名字麽?陳燮甚至都不用動腦子。就想到了一個現成的名字“發展改革委員會”,陳燮自領第一人主任。並且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今後不管有任何新的舉措,都會邀請谘議局參與進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