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崛起

第六百九十七章轉變觀念(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熱門推薦:、 、 、 、 、 、 、

    第六百九十七章轉變觀念

    分工越來越細是陳燮發展工業的習慣,最初的登州軍器局,就是一個大雜燴。+◆頂+◆點+◆+◆,.二十多年下來,現在變成了一個多部門分工的集合。生產是一個部門,研發又是一個部門。

    比如這個軍工研究院下麵,就分了好多部門。一零一研究所,這是研究鋼材的,一零二所就是研究炸、藥的部門,一零三就是研發新式步槍,一零四就是研發大炮的部門。而且這些研究所互不統屬,由研究院總部統一管理。

    劉正傳帶來的是一門近代技術的75毫米山炮,可別看這玩意,就為了這個東西,花了劉正傳十年還有富裕的時間。就這,還是技術資料齊全的前提下。為啥這麽慢?很簡單,就是一個技術積累的問題。拿著現成的技術資料,邊學便實踐,就得三年才能徹底掌握。這東西實在是太過跨時代了。就算你學會了技術,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比如底、火,金屬彈殼的加工,引、信的工藝技術。

    陳燮培養的這些技術人員,就這麽從易到難,一樣一樣的去克服。你還別什麽步槍為何不是金屬彈殼,現實情況是,子彈的生產技術比炮彈要難。你要是玩英七七,那玩意的子彈生產工序更為繁瑣。

    這種火炮在現代鋼材的支撐下,雖然還是傳統的澆築技術,但是其金屬彈殼的設計,已經飛躍了整個時代。可惜,這隻是一門步兵炮,重量也在一頓半,金屬輪子,四匹馬牽引。雖然還有待改進。但是看見這玩意的時候,陳燮是真的激動了。

    這東西已經不用點火的引、信,直接就是擊發裝置,彈殼是銅的,繩子拉火。總而言之這就是一個劃時代的產品,是靠著汲取近代技術而催生出來的一個戰爭利器。

    陳子龍是個文人。自然看不到這些東西的重要性。但是他可以從陳燮的行動中推斷出來,時下江南正在大張旗鼓的推動義務教育,這個關鍵點上陳燮辛辛苦苦在海上飄二十,來到了遼東。下了船,馬不停蹄的登上火車,隨即又接見這些提前就在車上等的工匠。陳子龍認為是工匠,實際上這些人都是有官職在身的,不過是武人的官職而已。而且陳燮還在努力的淡化所謂文貴武賤的傳統。

    “閣部,這些軍器很重要?”陳子龍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陳燮衝他笑笑道:“你很快就知道了。”夜幕降臨,列車在夜色中飛馳,陳子龍卻毫無睡意,車廂內的電力係統正在工作,手裏捧著一本書也沒有怎麽看,就是做個擺設。

    打著學習的旗號,陳子龍在陳燮的幕僚團隊內,地位不低。他是進士出身。正經要做官的話,現在至少是個五品官。骨子裏。陳子龍還是想從陳燮這裏找到一個契機,把過去的那一套文官體係和陳燮搞的東西結合起來,或者是為文臣找到一條掌握大局的思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