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崛起

第四百六十八章重點轉移(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

    所以,多數情況下,人都是被環境逼出來的。有點功利心,真不算什麽。指望人人都有節操做一個聖人,那是扯淡。人性最初的本能就是“自私”。

    一番詢問,諸多細節都能對的上,林雅選擇了相信這個報信人,讓他回去,告訴顧君恩,這個功勞給他記下了,不過晚上一旦打起來,他得自己保護好自己。

    襄陽,賀人龍的戰報傳到這裏的時候,陳燮就知道李自成完蛋了。這就是流寇的特性,沒有根據地,流動作戰的後果。實際上在孟家莊一戰之後,李自成的結果已經注定了。看看曆史上的記載,李自成一度據有整個北中國。在他對鼎盛的時候,被清軍和關寧軍擊敗,從此一厥不振。李自成、張獻忠之流,沒法用是非對錯來界定這些人。

    這個時代就是這樣,進入河南之後,陳燮真切的感受到這個時代平民的苦難至深。人吃人這種慘劇比比皆是的時候,這個國家也就沒救了。

    陳燮不是聖賢,就是一個很普通人。出現在這個時代,想做的事情不是什麽做皇帝。無非就是盡量讓中華文明走上一條自我糾錯的道路。或者,讓這一來的早一點。客觀的,中國這樣一個國家,在特定的曆史文化背景下,如果沒有外力的影響,僅僅依靠這身的文化去改進,曆史可能就會不斷的陷入一個怪圈,不斷的重複,然後改朝換代,局限性太強了。

    曆史上一直到西方的入侵,這個國家在痛苦中掙紮了一百多年,才衍生出一批時代精英,領導著人民走上了一條自強之路。

    陳燮沒有想過去領導什麽,隻想去推動。用什麽推動呢?太複雜的事情陳燮覺得自己做不來,那就用利益吧。一個時代到另外一個時代的演變,或者一個朝代到另一個朝代的演變,最終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一些民族的精英。多數人都是隨從者。

    站在這個角度去看曆史的問題,陳燮不難發現,當他做的事情能帶來帶來無法抗拒的利益時,這個民族不乏精英分子去學習模仿。中國人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看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就知道了。

    選擇襄陽作為據點,主要還是考慮到運輸問題。這個時代的交通情況決定了,水路運輸是最為便利並且最為節省的運輸方式。大批的糧食走水路,在襄陽上岸,大批的流民走水路,離開這個看不到希望的地方。

    整個中原戰局,到這個時候已經基本沒有太大的起伏了,陳燮這個時候已經決定把重心轉移。在總督行轅的書房內,陳燮給朱由檢上了一份奏本。

    “闖賊將滅,八大王覆亡不遠。臣請另派賢臣,主掌剿賊戰事。待闖賊滅,臣請南下,坐鎮江南。為大明萬年基業計,開海禁,興工商,革新教育,刻不容緩……。”這是一份主動請辭去剿賊總理的奏折,就等李自成覆滅之日,陳燮便移師江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閱讀記錄(免注冊)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