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崛起

第二十五章朝局之變(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一時間陳燮的形象偉岸起來了,姑娘們的各種騷擾帶來的福利也沒了。這個變化搞的陳燮很不爽,這貨還真不是什麽正人君子,就是怕耽誤正經事情,想著忙完這一段,是不是找個比較對胃口的姑娘,徹底結束自己的某種不光彩的記錄。

    結果姑娘們都端著正經起來了,陳燮不好亂摸亂看的,隻好把這個齷齪念頭收起來。繼續他某種不光彩的記錄的延續。

    陳燮忙著的時候,大明朝的皇帝崇禎也和忙。十月十九,南京地震,然後被魏忠賢搞的欲死欲仙的文官們,利用這個事情作為契機,發動了一場旨在幹掉魏忠賢的運動。就曆史進程來看,以其是文官們等一個機會,不如是崇禎在等一個機會。

    象這個東西,在現代人看來是很正常的事情,地震是地質學的範疇。但是在明朝,這就是上示警的結果。為什麽示警呢?皇帝是昏君?朝中有奸佞?

    結論是顯而易見的。

    十月二十二,第一個跳出來的是工部主事陸澄源。這個人官不大,但是名氣大。東林也好,閹黨也罷,他都不買賬。就這麽一個人上書,彈劾閹黨首要任務崔呈秀,順帶了魏忠賢。他老人家站出來,就是來玩命的。

    按照程序,被彈劾了,閣臣崔呈秀是要表示一下的,怎麽表示呢?給皇帝上辭呈,意思就是我幹的不好,被同誌們提意見了,皇帝老大,放我回家養老吧。

    還是按照正常的慣例,作為閣臣,崔呈秀辭職,皇帝是應該挽留的。可惜,這一次崇禎很爽快的批準了,辭職是吧?準了!這個事情的潛台詞就很明確了。魏忠賢以為丟了個幹兒子,基本蒙混過關的時候,接下來的風暴更為猛烈。

    崔呈秀被拋棄的結果顯而易見,人心散了,閹黨的隊伍沒法帶了。接二連三,一次比一個猛烈的上書接踵而來,十月二十四,兵部主事錢元愨比較狠,彈劾魏忠賢就算了,直接連崇禎一塊罵,他包庇縱容。然後,錯過了最好的謀逆時機的魏忠賢,就沒有然後了。

    樹倒猢猻散,啟年間放倒了東林,無人能擋的魏忠賢,朝著身死名臭的方向,就像一輛法拉利賽車,在賽道上飛馳。

    有個事情很有意思,在十月底之前,彈劾魏忠賢的人不過二三人,可見文人的氣節也就那樣了。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六君子那樣仗義死節滴,自私是人的性。但是不能不,中華民族每一次在最黑暗的階段,總是會有人站出來,用鮮血詮釋“氣節”二字的真諦。

    正是因為“氣節”貫穿了整個中國的曆史長河,中華文明才會薪火相傳,綿延不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