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精神病院開天界

第27章 新能源(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風風雨雨幾十載,轉眼黃土埋胸前。

    我笑青山顏不變,青山笑我已暮年。

    如牛到老不得閑,得閑已與山共眠。

    想想著實可怕,人們已經徹底地被物質奴役了。

    ......

    這時,白汐楓把杯子又遞給了施元,看著江小魚說:

    “還有一件事,就是死神的耳墜,這小塊黑晶石叫黑色的眼淚。”

    “這一年來,風行科技小組研究的結論是:這個晶石應該不是地球上的元素。”

    “在地球上已知密度最大的是金屬鋨。鋨的密度為22.5×103kg/m3,可它的密度比金屬鋨要強很多,能量也大的驚人。”

    施元急切地問道

    “它是哪裏來的?”

    江小魚笑著說:“這個就是一年前死神來造訪,我強留下了他的耳墜。”

    施元點了點頭,知道是斬仙飛刀削去了他半拉耳朵。

    汐楓又接著說:“它的價值確實是不可計算,它的“熵”值很特別。”

    “熵就是高溫物體放熱給低溫物體時,低溫物體的熵增大於高溫物體的熵減,使得高溫物體和低溫物體組成的係統淨熵值增加,能量分布趨於均勻。

    “這表明宇宙正在走向熱寂。”

    江小魚不解地說:“熵?楓姐,你詳細地介紹下。”

    汐楓說:“這個,說起來很複雜。”

    “熵”由德國物理學家克勞修斯在1850年提出,它用來表示任何一種能量在空間中分布的均勻程度。能量分布越均勻,熵就越大。”

    “從物質微觀特性來看,熵是組成係統的大量微觀粒子混亂或無序程度的量度。係統越無序和混亂,熵就越大。”

    “熵可反映出熱能轉換的方向和轉換程度。隨著能量轉換的進行,係統趨於平衡,熵值逐漸變大。”

    “這表明盡管在此過程中能量總值不變(守恒),即能量的數量不變,但可供利用和轉換的卻越來越少,即能量的質量在下降。”

    江小魚聽得是不知所雲,他發現施元點了點頭,他斜著眼睛看著施元,輕聲地問道:

    “聽明白了?”

    施元推了下眼鏡,快速地眨了眨眼睛,“呃......一句沒聽懂。”

    江小魚噗呲一聲樂了,“那你點什麽頭?”

    施元也笑著說:“我點頭是佩服汐楓的學問。”

    江小魚笑著看了看汐楓說道:

    “楓姐,你高估了我倆的學問,別詳細說了簡單說下,比如說。”

    汐楓看著懵懂的倆人也樂了,她想了想又說:

    “物理學上指熱能除以溫度所得的商,標誌熱量轉化為功的程度。”

    “就是黑晶石是高能量密度的能源,可以成為轉換周圍暗物質的轉換器,從而利用宇宙中的暗能量。”,

    “就是我們不能創造能量。從來就沒人創造過能量,也永遠不會有人能創造。”

    “我們力所能及的隻是把能量從一種狀態轉化成另一種狀態。”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東西,比如說人或者一幢摩天大樓、一輛汽車或一棵青草,都體現了從一種形式轉化成為另一種形式的能量。”

    “這個黑色眼淚就可以無中生有,憑空把物質轉化能量,如果研製成功,就可以叫它為永動機了。”

    倆人這才恍然大悟,同時說了一句:“新能源!”

    汐楓雖然覺得不太貼切,但也勉強地點了點頭。

    施元臨行前,小魚指了下旁邊的紙袋,“別忘記了你的伊娃·格林。”

    施元拿過來一看,笑了。

    紙袋裏裝著兩盒精美的瑰夏咖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