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跟著姚師爺的那些年

第82章 供奉屍體(1/2)

    “什麽渠道?”

    “能夠把屍體賣出去的渠道。”

    我瞬間心涼,目前出土的未腐敗的古屍,去處隻有一個——博物館。

    馬王堆女屍藏在湖南省博物館、樓蘭美女和小河公主在新疆博物館展出。

    首先買賣屍體是犯法的,不管是什麽年代的屍體,要是我們向博物館賣屍體,那就相當於發招嫖卡片時,直接去公安局辦公樓發放。

    沒想到花木蘭說了一個毀三觀的渠道。

    花木蘭說的哪是什麽冷門渠道,她說的完全就是邪門渠道——向普通人販賣屍體。

    這裏說的販賣屍體並不是賣給沒結婚而早亡男人的家屬,用於配冥婚,而是真真正正收藏屍體的人。

    有一些人作惡多端,天神不庇,地鬼不佑,於是想供點歪門邪道的東西,像什麽東南亞小鬼、古人不腐屍身之類的東西。

    花木蘭說有些專門賣屍體配冥婚的人也喜歡買一具古屍用來供奉,祈求得到庇佑。

    因為倒賣屍體的人,才是真正的惡人,現在火化流行,很少有人選擇土葬,再說家庭條件都好了,也沒人願意賣女兒屍體。

    於是,一個邪惡的產業出來了,專門騙一些腦袋不靈的女人,直接殺人賣屍,更可恨的是隨機殺人,遇到單獨出行的女性,直接敲後腦,管她死沒死,直接埋了入棺。

    買賣屍體都是違法的,所以買屍體的人也不會多問,反正是具女屍就行,越是年輕,價格越貴。

    買賣屍體的人也怕出事,所以很多人都買一具數百年的不腐屍體供奉。

    據說供奉屍體的習俗是明朝時期在東南沿海流行起來的。

    眾所周知,明朝的皇帝大力發展海運和海外貿易,所以明朝的漁業和海上貿易發展得很好。

    話說在東南沿海,有一位張姓船主,張船主家裏世代都是打魚的,家裏麵有十幾條船,夥計更是不計其數。

    每年夏季,是漁民的豐收季,張船主親自帶船出海,前往南海打漁。

    那時候都是帆船,動力主要靠海風,夏季能豐收,也是台風最多的季節,所以出海十分危險。

    幸運的是,張姓老板的船隊安然無事,不僅沒遇到台風,而且還收獲頗豐。

    隻不過有個夥計因為甲板濕滑,一腳踩滑摔到了後腦,人當場就吐血沫子死了。

    按照漁船的規矩,屍體是不能留在船上的,要扔入海中獻祭龍王爺。

    當然,這也是為了防止傳染病爆發,畢竟船上的空間是固定的,以夏季屍體的腐爛速度,兩天就能變成巨人觀。

    也不知道張姓船主是怎麽想的,他沒有遵守祖輩傳下來的漁船規矩,而是決定將屍體帶回陸地交於家人安葬,於是張船主命人用鹽將屍體醃起來了。

    等到返回港口的時候,水麵上都是木板和船帆,港口的房子倒了一大半。

    下船一打聽才知道,前幾日海上有台風,把港口都給掀了,數百艘漁船出海,就他們張家的漁船回來了。

    張船主疑惑了,他出海多日,怎麽沒遇見台風?

    於是,張船主認為是夥計的屍體保佑了張家,從那以後,張家漁船上就多了一個固定的木盒,專門供養屍體。

    科學地說,張家的漁船可能是誤打誤撞進入了台風眼,台風眼內除了氣壓低,可以說是風平浪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