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從衛生院走向權力巔峰

第176章 整合方案(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哈哈,要錢可以,我還是那句話,你林浩雲說要錢,我肯定給。但必須要落到實處。”

    “市長,經過摸排調查,初步我是這麽設想的,首先是急救的外呼電話號碼問題。我決定聯係電信、移動等通信商,取消全市其他任何的急救電話呼號。這些號碼暫時保留一年,呼叫轉移到120急救中心。成立專門的全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設置專門的接線員接聽全市的急救電話。這部分,包括辦公場地,設備添置,辦公用品和人員配備安置,大約需要300萬的費用,以後每年在不增加人員的前提之下,需要150萬左右的辦公經費。”

    “同時,對全市現有的急救車輛進行整合。按照車輛評估價格,包括後續新增車輛配備。主城區範圍之內,我估算了一下,需要新增大約120台左右的急救車輛,30萬一台的價格,這需要3600萬元,我的想法是,市財政支付1000萬,剩下的2600萬按照主城區市直醫院、兩個區的區直醫院分配,在他們現有車輛評估折價的基礎上,進行平均分攤,一共13家醫院,每家負擔200萬。

    以梓山區人民醫院為例,他們有9台奔馳淩特的急救車,按照二手車評估價格,折合180萬,他們就隻需要貼補20萬就行。”

    徐海東聽得非常認真,隨即道:“那這個180萬的缺額怎麽辦?新增車輛還是這麽多,那不是要市財政來負擔嗎?”

    “市長,是這樣的,所有折舊車輛實際都是市裏財政買單。”

    “能不能少一點,原來有40多輛,再購買120輛,是不是太多了。”

    林浩雲想了一下,道:“市長說的有理,我有些過於求大、求全了。”

    其實林浩雲就是故意的,真要是一點錯誤都沒有,怎麽能體現領導的英明睿智呢。

    “嗯,那就減少40輛采購,隻采購80輛。總價就是2400萬了。市裏負擔450萬,剩下1950萬,13家醫院分擔,每家150萬,誰也不占便宜。”

    “病人怎麽分配?下麵區縣市怎麽調配?急救中心怎麽設置?是統一集中還是分散管理?”

    “市長,我是這麽考慮的,病人根據就近原則。病情輕重和醫院能否治療原則進行分配,除此之外,病人自主意願必須考慮。”

    “嗯,這樣就沒有問題了。以後大家都要搞服務,提高知名度才能吸引病人。這個方案好。急救中心也公平公正的給全市配備病人。”徐海東一考慮就明白了林浩雲的意思。毫不遮掩的誇讚起來。

    “區縣市因為考慮到路程遙遠,我的想法是除了梓山、沙陽之外,其他四個縣市設立縣級的急救中心,相應的成立120呼叫分中心。當地呼叫一律都在當地進行。急救車輛也在當地,這樣能極大的方便群眾急診、急救的需求。這一部分,各縣市大約需要每一個縣市配備25輛車輛。費用同樣是各縣市的縣級醫院分攤承擔。縣裏財政拿出部分資金支持。所以,這一方麵可能需要市長您來協調。”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