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好萊塢

第三百二十六章 技術是無法阻擋的(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進入七月份後,無論《蟲蟲危機》,還是《花木蘭》,都穩步向著一億美元的票房邁進,盡管迪士尼陸續投入了更多資源,但每周票房排行榜出爐後,《蟲蟲危機》總是穩壓《花木蘭》一頭,兩者間積累的北美票房數字,也漸漸拉開了差距。

    除了票房,在占據動畫片收益大頭的衍生品方麵,《花木蘭》顯示出了它生的缺陷,銷售額甚至不如《蟲蟲危機》的三分之一。

    哪怕《花木蘭》本質上是披著東方外衣的西片,但題材還是在北美市場上帶來了局限,這個年代絕大多數的美國觀眾,並不怎麽喜歡與美國無關的電影題材,而且《花木蘭》與《阿拉丁》不同,後者畢竟在西方廣為流傳,前者的故事在電影之前卻受眾有限。

    漸漸的,迪士尼的管理層,特別是曾經掌管過動畫部門的羅伊?迪士尼等人,對邁克爾?艾斯納幹預《花木蘭》的上映時間,發出了不滿的聲音,瑞恩聽某些人透露的消息,雙方在華特迪士尼的例行董事會議上麵,爆發了激烈的爭吵,甚至最後羅伊?迪士尼等人憤而退出了當的會議。

    華特迪士尼雖然與時代華納、維亞康姆以及新聞集團有著明顯的差距,但也是不折不扣的傳媒巨頭,手中掌握著眾多資源,麵對這樣的直接競爭,受他們控製和與他們有關的媒體,發起了聲勢浩大的宣傳攻勢。

    這次他們不再為《花木蘭》造勢,大概迪士尼也明白,受題材類型的限製,這部動畫長片,在北美市場很難與《蟲蟲危機》一較長短。

    他們將目標直接對準了電腦動畫,一篇篇精心炮製的評論陸續出現。

    “手繪動畫,是手繪畫師使用畫筆,使用自己的雙手。一筆一筆創作,角色的形象極其豐滿,蘊含著創作者的心血,充滿了藝術生命力。而電腦動畫呢?”

    “使用冷冰冰的計算機和程序化的軟件,設計的出來的角色形象刻板,一舉一動都像是木偶一般呆滯,至於其中的藝術性,有人看到過嗎?”

    “藝術的本源是還原我們的生活,人類的雙手才是最好的承載工具,而不是冷冰冰沒有生命力的計算機。”

    類似的評論。充斥在了不少媒體的版麵上,瑞恩自然注意到了這些,他聯係了蒂娜?布朗後,一篇駁斥的文章出現在了新一期的《名利場》上。

    “從本世紀三四十年代起,手繪動畫就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中,誰也無法否認,一位又一位傑出的手繪動畫大師,曾經用自己嘔心瀝血的作品,為我們帶來了無數的歡樂。其中不乏《獅子王》這樣可以銘記史冊的經典。”

    “手繪畫師是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在創作,畫筆是他們的工具,而電腦程序員同樣是用頭腦和雙手創作,計算機則是他們的工具。從本質上來。畫筆是工具,計算機也是工具,二者都是人類的發明創造,是用來承擔我們思維飛翔的翅膀。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都具有著不可或缺的意義,那為什麽前者就能成為藝術的載體,而代表高科技的後者。就隻能是冷冰冰的機器?”

    “或許有人會,手繪畫師在創作的時候,向自己的作品中灌輸了無數的心血,讓它們具備了生命力。那為什麽沒有人看到,那些從70年代起,就開始研究電腦動畫的理想主義者們,把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全部獻給了電腦動畫,他們難道不是在用心創作?他們創作出的作品不夠出色?人物形象不夠飽滿?角色隻是沒有靈魂的呆板?如果有人這樣,那去看看《玩具總動員》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