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第一百五十五章 無題(2/2)

    戰爭正在人們的生活中漸行漸遠。影響也在逐漸變,但戰爭的創傷和教訓必須被牢記,血的教訓必須吸取。

    “三年之內,每縣必須建有紀念碑、館等設施,並有專人維護;有重大意義的戰場必須建有紀念標誌;每年清明。當地政府必須舉行公祭儀式,以資紀今;從昭武元年十月起,有條件的地方,新婚夫婦必須在成親後十五日內前往紀念碑、館等場所瞻仰,獻花祭拜,感謝先烈們所帶來的幸福生活,此當定為永世之風俗習慣……”

    聖旨下,不管是不是強迫,朱永興希望以後能變成人們自覺自願的行動,發自內心地崇敬和瞻仰。

    要改變,便不隻是形式上的,或者表麵上的。隻有觀念和思想進步了,先進了,才能保證朱永興憑著皇帝權威進行的改革穩固而不可動搖,不會因人廢政而持之久遠。

    象李定國、郭之奇、張煌言等這一代人恐怕是不行了,盡管對於朱永興的改革,他們也構不成多大的阻力,但要他們真心認同,並且跟上朱永興的思路,便有些勉強了。下一代呢,象宗守義、李嗣興、魏君重等,畢竟接受的還是傳統教育,頭腦中還是傳統觀念為主,恐怕也不能達到朱永興的滿意。

    其實朱永興把真正的希望是放在與自己兒女同齡的這一代人身上,讓他們從是他認同的教育,灌輸給他們自己認可的觀念和思想,使他們成為改革的堅決悍衛者,而不是被動的接愛者。

    二十年,或者三十年,朱永興認為他是完全可以等到的。而且,他現在已經在引導和灌輸,就算是接受過傳統思想的人也未必沒有改變的可能。比如顧炎武、黃宗羲等,都有了民本和限製君權的思想,盡管他們提出的辦法未必最好、最先進,但這種啟蒙思想是相當可貴的。又因為他們大儒的名聲,他們的學更容易為當時的人們所接受。

    而君主立憲製雖然是最終目的,也非一蹴而就,逐步實施,逐步放權,或許更符合國情,更切合實際,也更能發揮朱永興超出時代的正確領導。

    而作為政治改革的第一大步終於在韃虜已是苟延殘喘、幾無翻複之力時開始實施,準確地,這種改革其實卻有著複古的意味。

    “內閣設首相、副相各一名,各部尚書和軍事委員會為內閣成員,共同參加政事。每日首相、副相與其他閣員一起在便殿與子共同議政。奏章由子批答,子不能盡,則兩相商議批之,再呈由子用璽,下各部施行;若兩相意見不統,則由內閣成員共同商議,表決確定……”

    自洪武年間廢除的宰相製似乎又被朱永興重新啟用,盡管有了不少變化,但性質沒變。而這正是朱永興所逐步推進的政治改革的過渡,先是限製君權過分膨脹,最後才是虛君立憲。從中也可以看出,首相、副相和內閣並不是責任內閣製,皇帝仍然大權在握,仍然是名副其實的國家元首。(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d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dd微信公眾號!)(未完待續。。)u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