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第一百三十二章 攻伐安南(1/3)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逆流伐清》更多支持!

    自遷都北京後,政治、軍事、經濟的重心向北,或者是向中原轉移是確定無疑的事情。…≦說,但整個形勢的變化卻是從南方率先開始,突破點便在於安南鄭氏。

    作為中南半島上唯一可能給明軍製造點麻煩的安南鄭氏,如果被擊滅的話,明軍便會騰出手腳,真是不敢想象十幾萬大軍再度撲向遼東的情形。何況,這場戰爭還會緩解明廷緊張的財政,還會得到大片的土地,還會獲得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使大明的綜合國力再度增長。

    轟,轟,轟……爆炸聲此起彼伏,戰艦在海上排成一列,輪流駛入海口,用側弦火炮向著日麗海壘傾瀉出帶著死亡嘯聲的炮彈。

    即便見慣了陣仗,吳三桂依然被這海上水師的威猛而震駭。難怪皇上視安南鄭氏如囊中之物,難怪滿清從南敗到北,這來自海上的攻擊不僅猛烈,而且突然,確實難以防範。

    在艦炮火力的猛烈轟擊下,日麗城壘的炮台被一一摧毀,磚石亂飛,煙塵蔽日。得到有效火力掩護的明軍開始登陸,以旗為單位向上攻擊,很快便搶占了淺海中的堡壘,又沿著城壘向內部攻擊前進。

    日麗城壘曾是南阮築起的陸上長城,橫亙在山海間的幾裏平地中。此種地點在越南十分稀少,從大海至叢山,依靠此城壘,南阮以抵擋了北鄭達數十年之久。

    也正是這樣的地形地勢,隻要明軍占領日麗城壘。便將安南分成了兩段,一段是原來鄭氏盤踞的安南,一段則是被鄭氏占領的南阮廣南之地。從這一點來看,安南鄭氏擊敗廣南阮氏,並盡收其地,實際上卻露出了更大的破綻。兵力分散了。地域狹長了,正被明軍抓住弱點,分隔之後一一擊滅。

    最多能動員十萬之眾,常備軍卻隻有四萬多,這便是此時安南鄭氏的軍事實力。顯然,在明朝的戰略重心北移的形勢下,明軍的攻擊是出乎意料的,毫無道理的,安南鄭氏也失去了動員的時機。

    在日麗海門的戰鬥並不是整個滅國作戰的全部。鄭王劉體純率伐朔軍登陸下龍,直撲海防,然後溯河而上,攻取升龍府(現河內);孟津侯魏勇率安南駐軍,並安南都統使司府的聯軍,由安沛沿紅河而下,目標也是升龍府。

    可以,就是日麗城壘不能順利拿下。安南鄭氏也絕抵擋不住這十多萬的虎狼明軍。

    與遼東的持重穩妥不同,朱永興的旨意上得明白:以最短的時間。以最猛烈的攻勢,擊滅安南鄭氏並占城國。

    顯然,朱永興已經下定了決心,不給安南鄭氏任何的生機,徹底從地圖上抹去這個國,使其變成大明的疆域。當然。這可能還要走個形式,扶後黎為傀儡過渡一段時間,但性質是不會變的。

    視野中,越來越多的明軍登上陸地,喊殺聲隨著旗幟的推進而漸行漸遠。吳三桂輕輕點了點頭。勝利已經沒有疑問,整個安南被分成了兩部分,隻剩下被個個殲滅的命運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