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第一百三十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1/3)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逆流伐清》更多支持!

    不是什麽迷信,要是迷信,朱永興也不會把瀛台作為一個居所。⊙說,要知道,那裏可是囚禁過皇帝的。

    紫光閣是朝會,以及召見外國使節的地方;武成殿是總理處的辦公地點,萬善殿改回崇智殿,供奉的三世佛像已經搬走,作為朱永興的辦公室;後宮則居於南海,以蜈蚣橋為分界,將整個中南海劃成了處理政務和生活居住兩部分。

    人員居住早已確定,房屋殿閣也打掃幹淨,夢珠等人隻覺得這裏大得很,因為身子不便也沒有四下賞玩,隻有兩個公主歡暢快活,帶著幾個侍衛、宮女滿園子遊樂玩耍。這裏看夠了,又進了紫禁城,幾下來,著實累得夠嗆。

    朱永興呢,隻是隨意地走了走,熟悉下殿閣的名稱和位置,便開始專心處理起政務來。其實皇帝呢,雖有子民萬千,但直接指揮的也不過幾十名臣子,這與一個排長管幾十個兵也差不多是一個道理。

    其實,目前要緊的工作在實質上便是積聚錢糧,沒錯,錢糧充裕便可在遼東大打出手,而不是現在的穩步壓迫;錢糧充裕便可在西北伸展拳腳,收複河套或是繼續向西直抵嘉裕關,重複明初的疆域。

    從各地的統計數字上看,實際情況比預估的要好不少。不軍屯的數量,單從湄、河兩省看,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大糧倉;接下來呈迅速增長勢頭的地區則有湖廣、江南、四川,北地流民的安置使今年春耕的田畝數大幅增加,而戰爭的創傷也在迅速恢複。

    以四川、湖廣支應西北。以湄、河和江南支應東北和北地重建,這是當初製定的策略,現在看來,正在逐漸變成現實。

    因為戰爭的刺激,以及政府放開海貿限製、鼓勵辦廠等一係列工商惠政,采礦、冶煉、加工製造、紡織等產業最先複蘇。發展勢頭強勁;在墾殖方麵,由於賦稅負擔的減輕,海外糧食的供應,最先恢複過來的滇省和四川百姓,開始減少農業作物的種植麵積,而改為種茶植桑,以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對於種植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限製,政府是有規定的,不僅有數量要求。而且種植經濟作物交納的賦稅要高。隻要不違反規定,朱永興也不準備進行幹預,這畢竟是經濟規律在起作用,也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其實,如果糧食足夠的話,他也會批準湄、河兩省多種甘蔗和棉花的請求。從出口和經濟效益考慮,這確實是很誘人的。

    明年吧!朱永興批複了湄、河總督宗守義的奏折,今年新墾土地依然保持了七成的種糧比例。民以食為。得讓百姓先吃飽再想其他的。至於對安南用兵的事情,宗守義的奏折也有提及。旬月之內軍隊便會調動到位,雷霆般的打擊便會落在安南鄭氏的頭上。

    消滅了安南鄭氏後,或緬甸,或呂宋,朱永興已經給軍隊定下了一係列的打擊目標。從距離和難易程度上來看,攻伐緬甸似乎更加方便。不必遠渡重洋,更有內地源源不斷的支援;而攻打呂宋的話,西班牙人聚斂的財富、當地的銅礦金礦也令人眼熱,更不用這樣的攻伐有著更加濃厚的複仇性質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