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第二百六十三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1/4)

    “若是棄了江南財賦之地,清廷在錢糧上豈不更加難以支撐?”吳應熊想了想,有些為難地搖頭,“不棄便要增兵,同樣是沒有勝算。  章節更新最快”

    “這便是岷殿下的算計。”吳三桂也不得不表示欽佩,“若是集中兵力,江浙是能光複的,南京呢,也能攻克。但然後呢,必留重兵守禦,又哪裏有現在這番局麵?正是依靠水師,才能把清軍牢牢釘在江浙,大軍由贛、湘、鄂依次攻取。長江呢,又成了水師用武之地,以所長攻所短,又是人心向明,此勢不可逆也。”

    “父王,當初鄭成功挾十萬之眾攻打南京,可謂是下震動。”吳應熊還是有些不解,“有人議論,他應該率軍沿運河北上,效徐達……”

    “愚人之論。”吳三桂頗為鄙薄地擺了擺手,道:“孤軍深入,雖有舟師之利,卻是必敗無疑。水陸並進,鄭軍又無此力量。”

    吳應熊不再多問,猶豫了一下,開口道:“父王,這大都督府……”

    吳三桂淡淡一笑,道:“吾兒可是擔心為父再無出頭之日?就此默然終老?嗯,也不盡然啊!這大都督府是一定會成立的,但卻不是高皇帝時的那樣,岷殿下的心思深啊!等著吧,不用心急。”

    吳應熊看不了那麽透,也想不到那麽遠,反正也是個安於現狀,並沒有什麽野心的家夥。父子倆又聊了一會兒,吳應熊突然想起一事,道:“父王,兒子聽情報局從江浙弄回來一個重要人物,交給魯王和張尚書詢問。兒想應該是個皇室吧?否則,那魯王如何會摻和起去?”

    “這倒是有可能。”吳三桂想了想。倒並不感興趣,道:“岷殿下羽翼已成,便是聖上歸國,怕也要禪位讓賢。什麽皇室人物,不管血脈遠近,既是無功於中興。便沒什麽大用。”

    ……………

    贅婿,也就是倒插門,和妾生子一樣,這個身份在當時是極其受人鄙視的。男子漢大丈夫,自己主動放棄祖宗,改認妻子的祖先為祖先,在那個時代一般人即使到了窮困潦倒、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也不願意出此下策。

    但五皇子,也就是朱三太子朱慈煥就這麽做了。固然這是一種掩藏的策略,因為周圍人認定他是一個沒有出息的人物。那自然也不會有人關注他。可他的身份不同,隻此一件事情,便讓魯王和張煌言心中鄙夷。

    “我不是什麽大王,還請王爺和張尚書不要苦苦相逼。”朱慈煥停頓了一下,又道:“若是,若是岷殿下怕我跟他爭皇位,非欲除之而後快……”

    “放肆!”

    “胡言亂語!”

    魯王和張煌言大聲喝止,雖然岷藩確實已露出王霸下的氣勢。但朱永興還以朝廷留守的身份在行使職權,這件事情便不宜挑明。

    “岷殿下有言:如今聖上雖巡狩。但大位已正。若是真先帝之子,當撫養優恤,不令失所;若是招搖撞騙,便由有司問罪。”旁聽的葉虎淡淡地道:“你可聽清了?”

    朱慈煥眨巴眨巴眼睛,看了看魯王和張煌言,無奈地歎了口氣。道:“我已經改名換姓了,隻想和妻子孩子好好活下去。我已經不姓朱了,現在我姓王,是胡家的女婿。”

    這番話無疑是承認了自己朱三太子的身份,但這話聽起來讓人覺得刺耳。

    張煌言吃驚得不出話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本人是英雄豪傑,二十幾歲就挺身而出,冒著巨大的風險去服已經投降清廷的武將反正,後來更親自帶兵與清廷交戰,屢敗屢戰,對清廷一次次的勸降嗤之以鼻,抵抗異族、振興中華的決心從來不曾動搖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