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第五十二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1/4)

    騰衝打張勇時,朱永興用過這招兒;石屏消滅吳國貴後,吳子聖也學著使用了一回;現在,朱永興又是故伎重施,給吳三桂添點惡心,讓他左右為難。反正,朱永興不願意背上殺俘的惡名,更不願意白養這些傷兵。

    思來想去,方光琛也明白了朱永興這招兒的幾層含意,也不禁苦笑搖頭,道:“收不好,不收亦不好,偽宗室此計甚為刁毒。”

    “是啊!”吳三桂摸著頜下胡須,頗為苦惱,“偽宗室還欲以我軍戰死將領之首級、屍身交換偽明兵將失陷之家眷,想是欲以此收買人心。”

    這些傷兵中肯定有遼西舊人,家眷已經在昆明安置,自己若是不收,偽宗室肯定會故意散布消息。本來元江之戰便已經傷亡甚大,兵將家屬肯定會有怨言,如果自己再將這些傷兵拒之門外,怨言就有可能變為怨恨。手下的士卒因此也會生出兔死狐悲之心,日後還會賣力死戰嗎?而一個刻薄寡恩的名聲,顯然也是跑不了的。

    方光琛想了許久,有些無奈地道:“王爺廣招四方豪傑之士,向有禮賢下士之風,卻不可背上這無情寡恩之名。偽宗室既有此議,想必亦有後招兒。王爺若答應,不過是損耗些錢糧,亦能得仁義之名,愛兵如子之讚譽。至於軍心士氣,縱有打擊,亦有彌補之法。”

    吳三桂沉吟了一下,輕輕點頭,他其實已經有了決定,隻不過通過方光琛的言語,能更堅定一些,並能得到些許安慰。名聲這個東西。看不見,摸不著,但在那個時代卻是極被重視的。吳三桂盡管對外驕橫,對自己的部下卻很謙和,每“與人計事,相對如家人父子”。對方如提出詰難。他不僅不生氣,而且更喜歡,往複談論,“娓娓不倦”,如非盛怒,從不疾言遽色。

    同時,吳三桂又相當注重招攬人才,且不惜巨金。凡“有才望素著者,及儀表偉岸者。百計羅致,命投藩下,蓄為私人”。也就是,有才能的,有名望的,儀表堂堂、氣宇不凡的,都是吳三桂羅致的對象,把他們置於自己的屬下。成為他的私人所有。

    “不知偽宗室要交換些何人?”方光琛見吳三桂同意了自己的建議,便詢問起另一件事情。“偽明軍將失陷之眷屬,或死或隱或抓,他又如何知曉具體名單?”

    “主要是偽國公賀九義之妻子。”吳三桂冷笑了一聲,道:“尚有數人,卻是語焉不詳,想是偽宗室亦不知具體人員。隻是以一換一。”

    “想是卑職之計已匯矣!”方光琛有些失落,策反賀九義的謀劃落空,多少讓他有些失顏麵的感覺。

    “非獻廷之過也。”吳三桂擺了擺手,麵帶傷感地道:“既是未獲成功,徒留婦孺也無用處。國貴、克勇、足法等皆跟隨本王多年。忠心耿耿,實不忍見其葬無全屍。”

    吳國貴、巴克勇、張足法這些遼西舊將自然是能換則換,吳三桂感念他們的忠誠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也有收買人心之意。

    方光琛對此不表異議,想到這些昔日的戰友或同僚皆戰死沙場,也不禁傷感。唏噓之後,他突然感到了一些奇怪,劉玄初亦是足智多謀,怎麽這些事情還要等他來商議?雖然有些為難,但從大局考慮,做出決定並不是那麽困難啊!

    永曆十三年十二月初九,寧海。

    略帶鹹濕的味道遠遠飄來,三個麵黃肌瘦、衣衫破爛的男人一下子似乎充滿了力量,跌跌撞撞的向前跑去。

    翻過一個山崗,視野驟然開闊,海風迎麵吹來,遠處的藍白雲映照著一望無際的大海。白色的浪花親吻著沙灘,拍打著礁石,飛濺起無數水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