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第二十一章 再見暹羅使者(1/3)

    瀾滄江,發源於青藏高原,自景東縣流入思茅地區,然後流經西雙版納,出境稱湄公河,連接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五國,匯入南海,是中國連接東南亞國家的水運大動脈,有“東方多瑙河”之稱。.

    江水在景東漫灣脫去了峽穀、高山的約束,變得比較寬闊,水也淺了。大大的船隻排開在江灣之中,足有上百艘之多。岸上則是兩千明軍的營地,由晉王李定國的表弟馬思良和總兵胡順都率領,走陸路,由滇省和暹羅邊境一直沿江護送而來。

    曾經作為暹羅使者的蘭瑪菩提坐在一艘大船的船艙中,正與一位暹羅青年著話。

    “征伐安南鄭氏隻用了二十餘曰,休整亦不過一個多月,岷殿下便能率明軍出兵再戰,確實令人驚訝。”帕碧羅闍把目光從艙外收回,笑著道:“此次若再能獲勝,形勢便可好轉,與我暹羅國也是益處甚大。”

    “大人所言甚是。”蘭瑪菩提表示讚同,道:“不論是對我國宿敵緬甸,還是新敵廣南(安南阮氏),明軍曰後皆可成為助力。在錦線的炮兵訓練完畢,亦對北部戰事有利。”

    帕碧羅闍輕輕點了點頭,略沉吟了一下,道:“岷殿下對西夷的看法和結論才是金玉良言,可惜我王及眾臣卻沒有警醒之意。法人若被引進曼穀,則我國大禍至矣。”

    十六世紀以後,西方殖明煮義勢力逐漸滲入暹羅。1516年葡萄牙和阿瑜陀耶王朝簽訂了第一個條約,規定葡萄牙人可以在阿瑜陀耶城、丹那沙林、墨吉、北大年、六坤等地居住、經商和傳教;1598年西班牙和暹羅簽訂通商條約;161年英國被允許在北大年開設商館;1617年荷暹簽訂通商條約。

    現在的暹羅是納雷王統治,他的寵臣是希臘冒險家華爾康,擔負了外貿總監和財政大臣的重要職務。但這個家夥與法國人勾結,一再勸納雷王允許法[***]隊進駐暹羅,並取得對曼穀和墨吉的控製權。

    因為擔心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以及對納雷王門戶開放政策的不滿,部分暹羅大臣和貴族已經結成了親王派,與親法派進行著明爭暗鬥。帕碧羅闍雖然出身不是貴族,但他是納雷王乳母的兒子,與納雷王一起長大,感情甚好,現在身為象軍副統帥,還是親王派中的一員。

    蘭瑪菩提還沒有派別,他也不希望暹羅上層發生分裂,對帕碧羅闍的話不置可否,便想岔開話題,“岷殿下似不喜女色,若獻美女,似有不妥吧?”

    “此時當有興王圖霸的姿態,豈有不喜女色之男人?”帕碧羅闍淡淡一笑,道:“一番心意而已,岷殿下可自行處置,又有何不妥?”

    “那是下官多慮了。”蘭瑪菩提自嘲地一笑,繼續顧左右而言他。

    帕碧羅闍也不就暹羅國戶開放的政策繼續詢問,蘭瑪菩提並不是什麽位高權重的人物,他也不想費心拉攏,隻不過想借著這次輸糧援助,與對西夷頗有警惕的朝岷殿下進行下商討。一是想尋求解決之道,二也想在大明局勢有所舒緩後,能對暹羅王室有些影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