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第十七章 元江宣慰(1/4)

    停頓了一會,朱永興才開口道:“從石屏至元江,卻不是隻有大竹菁一條道可走。雖然可能性很大,我們依然要考慮得周全一些。再老武山吧,離元江似乎有點遠,容易被清軍切斷聯係。”

    “殿下,這隻是初步的計劃,還需修改完善。”馬惟興拱了拱手,解釋道:“走大竹菁為石屏至元江的最便捷道路,且清軍豈知我軍在此設伏?而老武山距元江亦不過七十裏,清軍若屯兵遮斷,豈不擔心被兩麵夾擊?”

    曆史上,清軍還真獲悉了大竹菁有埋伏的情報,間道而走,繞離了伏兵;而老武山與元江的聯係也確實被清軍切斷了,根本沒起到作用。朱永興沉吟了一下,不想就這個計劃與馬惟興糾纏。畢竟,他馬上要去安沛坐鎮,已經不再涉及到元江作戰的事情。

    所以,接下來朱永興就安南鄭氏、鎮守安南占領區、招募訓練新兵等事情做了交代。馬寶隨後也介紹了目前明軍和土兵的駐紮防衛情況,以及糧草物資的調配。

    總的來,鎮守占領區的任務比較輕鬆,鄭氏大傷元氣,又專注於收複被南阮侵占的地盤,對明軍暫時沒有威脅。莫氏也正在積蓄力量,鞏固地盤,在沒有明軍支持的情況下,也不大可能有什麽異動。

    “殿下,那總督希望您能去元江坐鎮,這對聯絡各土司、各降將極有益處。”等朱永興和馬寶交代已畢,馬惟興在告辭前又轉達了那嵩的期盼。

    “吾去元江坐鎮——”朱永興略略沉吟了一下,便輕輕搖頭道:“這與豎旗起事也差不多了,打草驚蛇呀,不妥。或者,偷偷的去?也不好。那樣就起不到那總督所希望的作用。”

    “那總督四下聯絡,昆明清軍對此想必會有所覺察。”馬惟興道:“我不動,敵亦要動,殿下要慎加提防。”

    朱永興點了點頭,這也正是他所擔心的事情。不能自以為事,不能把敵人想得太蠢。不能想當然地以為敵人會按自己的計劃行動。但依據曆史資料,那嵩七月起義,昆明清軍在九月才大舉出動,可見滇省的雨季真的是製約清軍行動的一個關鍵因素。也就是,他應該還有時間,至少還有一個月的時間。

    送走了敘國公馬惟興,朱永興便讓馬寶召集眾將,繼續商議元江的戰略布署。既然是以拖延、防守為主,以老武山作外援。便有些不妥了。至於在大竹菁設伏,朱永興也不讚同。伏擊成功自然是好,若是清軍繞道別走,這伏兵也就被隔離於元江之外,空自減弱了元江的防衛力量。

    節節抗擊,騷擾襲擊,慢慢退至元江,再倚城固守。這幾乎就是騰衝作戰的翻版。在騰衝有高黎貢山作為屏障,元江呢。朱永興在前世曾去遊玩過這座“然溫室”。他記得從昆明驅車到元江的這一路上風景迷人,山嶺起伏,道路彎彎曲曲,猶如白色飄帶在崇山峻嶺間漂移。高架橋、盤山路、穿山洞數不勝數,高山、懸崖、山穀、水流、山莊則美如畫卷。

    當然,現在朱永興不是在憧憬美景。而是在判斷昆明清軍想要抵達元江,途經的道路在目前的條件下,應該是很崎嶇難行的。元江又屬於周圍都是山的盆地地形,周圍的山也比較高聳險峻,有非常多的原始森林。作為阻滯打擊清軍的戰場,還是相當有利的。

    “在騰衝作戰時,化整為零、散於敵後的擾襲部隊起了很大的作用,隻是人數少了一些。”馬寶回憶著追擊線國安的情形,如果不是受到阻礙襲擊,沒準還抓不到線國安呢,所以對這個戰術很是讚賞,“此次應該增加力量,有數千熟悉地形地勢的土兵在山林中出沒無常,既可截殺信使斥候,切斷敵軍與外界的音信聯係;還可適時變零為整,攻擊敵人押運輜重糧草的隊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