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

第十一章 眾采所長的文治(1/4)

    黃秀仁離開了,朱永興也起身,在劉佐宸的陪同下,出屋左行,進了會議室。會議室裏已經坐了數人,有宣教司的兩個官員馬紹愉和陳洪範,有軍情司的周良甫和隨員顧錫疇,有行將成立的警備軍的官員宜川伯高啟隆、孟津侯魏勇,還有猛河、刀果、龍吉祥等重要土司。

    見禮已畢,眾人落座,朱永興便開門見山地道:“安南戰事已告一段落,武功還需文治,今日召集諸位,便是要把穩定安南的章程最後定下來,使其能最快地成為吾大明的抗清基地。介紹一下目前的情況吧,由軍情司先講。”

    周良甫向著隨員顧錫疇點了點頭,顧錫疇便翻著文件開始介紹,無非是占領了安南多少地方,俘虜了多少安南士兵等等。

    接下來是宣教司的官員講述了之前計劃的落實情況,主要是隨軍而來的軍人眷屬的民眾的安置情況,以及還需加強的工作。

    讓俘虜開墾荒地,爭取能種上一茬番薯,明年年初便會收獲,可以緩解開春的糧食緊缺;發動組織華僑華裔,穩定地方,並且為明軍提供耳目的作用;免稅減賦,甚至劫富濟貧,安撫生活困苦的安南民眾……計劃落實得還好,但朱永興覺得還有改進的地方。

    “對俘虜要區別對待,家在我們占領地區域內的,要盡力爭取;家在安南鄭氏統治區的,要嚴加防範。”聽完了情況介紹,朱永興開始講解自己這些日子以來的心得和領悟,“開墾十畝,可授予俘虜一畝,提高他們的積極性,也使他們有了家業。又顧及家人,生不出反抗之心。另外,恩威並施才是王道,不可偏頗。對心懷不軌、伺機作亂的嚴厲鎮壓,震懾餘眾;對恭順聽話的,則施之以恩。甚至可取其為官,襄助我們穩定治安。”

    “殿下,華僑、華裔可授其官職,越人似乎不妥吧?”周良甫猶豫著提出了疑問。

    “以越治越,這可不是而已的事情。”朱永興微笑道:“越人為官,也需按照咱們的章程行事,且令治下越人不易生出反感,又有何不可?華夷之分,隻在心中。卻不可過於顯露,更不可宣之於外。吾明軍興吊伐之師,懲鄭氏不義,卻未曾要滅其國,永占其地。今駐兵安南,一為懲誡,二為隔絕鄭氏勾結清廷之途。所以,這名義和表麵上的文章還是要做的。待到日久長。越人生活安定,豈思作亂之道?則我華夏又多一民族。我皇明亦多一疆土。”

    “殿下思慮之遠,下官等萬不可及,還請殿下詳解。”劉佐宸雖然知道些朱永興的想法,但也不是領悟得特別明白,借這個機會,便想讓朱永興得更清楚明白。以後做事也就少出疏漏。

    朱永興停頓了一下,邊思索邊講了起來。他在講述中借鑒了西方國家殖民的手段,分而治之,以越治越,拉攏打壓區別對待。名義和實際相結合,軍事、政治、經濟三管齊下,將占領區牢牢控製在手中。盡管心中作痛,但朱永興還是把曆史上日寇扶植偽政權,收買利用漢奸的經驗也講了出來,希望對穩定安南占領地有所幫助。

    “……莫氏根基甚深,不易控製,是以吾要在占領地區扶持一個新興的親明勢力,也就是名義上的鄭樺,實際上的黃秀仁。”朱永興最後總結性地出了自己的策略,“慢慢觀察考驗,逐步授予其權力,甚至可以分階段地把維護地方治安的權力下放。當然,這隻是表麵上的,實際上的監督控製要更加嚴格。使黃氏等投靠於我的,若要保其性命,保其地位,保其家人,保其財產,就隻能依附於我……”

    朱永興的整個策略還綜合了英法等國的殖民統治方式,其中有一些是法、葡、西等國采取直接統治的方式,比如大力灌輸宗主國的文化與生活方式,以便同化盡可能多的安南人,或者至少也要使被統治民族對統治民族產生密切的認同感;有一些則是英國采取的間接統治方式,比如任用當地人為次級地方官員,或者是受監督控製的高級官員,當地的語言和文化也適當地予以保留和傳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