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大學時光

第16章 奇葩的考試(1/3)

    我在典籍館蹲守了一周,再也沒有遇見那個書生,他仿佛從未出現過一樣,我懷疑那天下午自己做了一場白日夢,虛構了一個完美的男主角。

    我還厚著臉皮旁敲側擊地問地中海老師“老師,平常都是你一個人在這,沒有什麽人來看書借書嗎?”

    他還是從鏡片上方瞪著我,言簡意賅地說“沒有。”

    這兩個字差點就把我想問的話活活地塞回肚子裏,猶豫再三我還是從心裏拿出張蘭英做榜樣“上周在這裏看書的男生是中文係的吧。”

    地中海老師突然站起來,扶了扶眼鏡,鏡片後的眼睛顯出不耐煩的神色“誰會來這裏看一堆破紙片,就隻有我這種糟老頭黃土埋到胸膛才會在這裏熬時間。”他可能意識到自己過於激動了,擺了擺手“走吧,回去吧。”

    “我想認識上周六在這裏看書的男生。”我想反正得罪人到底不要臉到底吧。

    地中海老師搖搖頭坐下像一隻老鼠一樣啃起那本翻開的紙張泛黃的書籍。他的搖頭是沒有人來過,我活見鬼,還是不知道或者不記得那人姓甚名誰了,不管怎麽樣,我的夢是該醒了。

    我不再去圖書館替張蘭英打工了,她也需要這份工作和李致富多接觸。

    從野外實習回來後,烏龜屈尊降貴地給本科生上理論課——生態學。一周一次課,每次課90分鍾。第一次課的時候,他拿著教科書,歪著頭挑剔地看前封麵再看後麵的價格,翻翻裏麵的書頁說“寫書還是挺好賺錢的。明年我也考慮寫一本。”說完就把書扔一邊,在投影儀上放出議題“生態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各有什麽優缺點?在野外調查中應該如何選定?”他把題目拋出後就說“你們自己看書查資料,分組討論。45分鍾後我來聽你們的高論。”然後轉身走了,留一個研究生師姐坐陣。

    此後,烏龜的課程延續了一貫的方法,拋出題目,自己遁形半節課,剩下半節課來聽答案或者自己瞎扯半節課。有的題目在教材裏找不到答案,我們如果抗議,換來的就是一句打擊“你們沒腦子?”

    十一月月初的時候,烏龜說“下周段考,開卷,隨便帶各種資料和參考書,建議你們去圖書館借書,沒有書單。考試時長3個小時。這次考80分以上的,期末考哪怕考1分我也給你過,隻要不考0分就可以了。”

    於是圖書館裏和生態學沾邊的書差不多都被借完了。

    這是一場沒有準備的考試又是一場準備得最充分的考試。別的科目考試,有的老師會劃重點,再難的題目也是在教材範圍內,所以考前的一周,就是同學們抱佛腳啃書本的時間,屆時所有的自習室都會爆滿,膽子大的甚至把攻堅時間壓縮為一個晚上,通宵達旦一個晚上的短期記憶達到頂峰上午一考完試倒頭就睡,根本不知道自己背過什麽學過什麽。也有一些旁門左道的準備,比如小紙條,提前在書桌上摘抄,有不少人是通過這種方式順利地“過”,厚顏無恥的人也通過這種方式拿到“優”獲得獎學金。但是烏龜的生態學,完全沒有考試範圍,平常上課也是天馬行空,形散神不散繞著生態學轉圈圈,重點就是沒有重點,需要做的準備就是一摞書然後自己東拚西湊自圓其說。烏龜說“要麽你把我說服了,要麽你把我說懵了,那你就過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