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天書

第五百六十章 唐太宗的真跡?(2/3)

    瓷枕是長方形,寬約十五厘米,所以,扣除掉巴掌大的一塊瓷片後,邊上還有一圈瓷邊。

    而且,因為瓷器比較高,孩童的形象也是一片薄瓷外殼,所以,瓷器的底部還有很多狹的空間。吳迪看到的那片邊角料一樣的絹布,就在其中一個狹縫中夾著,上邊寫滿了文字,應該就是有關這幅畫的明。

    不過,這樣看來,這很可能又是一幅藏寶圖,可是,既然藏一塊,畫的時候幹嘛要分開,這不是故意玩人嗎?

    吳迪讓常老的警衛員找了一根細鐵絲,沿著那個狹縫,將絹布挑了出來。三個腦袋湊在一起看了起來。

    “原來,這是唐太宗的手跡,那麽,能畫成這個水平,真的是很不容易了。”

    看完明,三個人久久沒有話,最後,常老長歎了一聲,讚揚了唐太宗一把。

    “不對吧,要是唐太宗畫的,又賞賜給房玄齡的,怎麽著也應該留下個璽印吧?這,這不科學啊?”

    楊老則還在懷疑這明的真假。

    “你沒看上邊寫著的嗎?這幅畫是房玄齡伺候李世民作畫的時候硬討來的,可能李世民覺得自己的水平實在是上不得台麵,或者是怕其他的大臣也問他討要,所以就沒有留下什麽痕跡吧?這個很簡單,這幅字既然是房玄齡所書,找找看,我記得好像老王那裏有一篇房玄齡的奏章殘稿,對一下字跡,就知道了。”

    吳迪悄悄的動用了書,出來的結果證實,這果真是唐太宗的真跡,而那篇明,也確實是房玄齡所書!隻是,這玩意怎麽就沒能鈐個璽印呢?如果能堂而皇之的鈐上傳國玉璽,那就完美了。

    “嗬嗬,能夠拿到唐太宗的真跡,你子就偷著樂吧,更何況,這還搭了一個房玄齡,這可是稀罕玩意。不過,老王手裏那份奏折也未必是真跡,我看還是不用對筆跡了,直接把這當真的就行了。畢竟,我想應該沒有哪個家夥會這麽無聊,開這種玩笑吧?”

    楊老由懷疑到肯定,轉變的倒是很快。常老點了點頭,如果真的是有人想玩花樣,一定是巴不得大家能及時發現,哪會像這個藏得這麽隱秘?

    三個人長籲短歎了一陣,常老道:

    “五,這件事情解決了,下邊你的麻煩。”

    聽到常老這麽,吳迪心裏泛起了嘀咕,能讓師父這麽鄭重其事的,這個麻煩應該不。

    “你還記得你手裏那幾份藏寶圖吧?前幾,研究太平國的時玉明和研究清史的王大力糾結了幾個老頭子,直接殺上門來了。他們,你要是實在沒空,就把藏寶圖交給他們,由他們去找,找到了也不會忘了你的功勞……”

    這件事,起來還是常老給吳迪招惹的。當時他得了絕症,有關身後吳迪的安排,做了很多的努力。京大的客座教授,**A總裁班,以及公布吳迪手中有兩幅藏寶圖,都是他留下的後手,為的就是給吳迪頭上多加幾個光環,以後某些人想動他時沒那麽容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