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天書

第四百二十六章 差點錯失的手稿(3/3)

    “吳丈夫,從目前看,手稿最終的價格不會超過0萬,您看”

    “這麽貴,放棄吧。”

    這麽貴?這個價格和它的實際價值相比,已經低了快十倍了好不好?她無語的揉了揉額頭,難道真的讓她猜對了,這個人腦子有毛病?這麽鄭重其事的找人來幫忙,卻還沒有確認東西的真假

    “吳丈夫,您的意思是這件東西是仿品?如果是仿品的話,這個價格是有些離譜,可萬一是真品的話,在大點的拍賣會上,拍出這個價格的十倍都有可能啊!”

    吳迪忽然發現他似乎犯了一個錯誤,對於莎士比亞手稿的行情他純粹是靠經驗估的,〖真〗實的行情並不知道!本來真假難辨能夠拍到這個價位應該引起他注意的,可他居然又一次因為先入為主輕易的錯過了。還好

    “這樣吧,我不具體的價格了,你根據現場的情況,〖自〗由出價,目標隻有一個,給我拿下它!”

    第三個展廳,一進門吳迪就笑了,這個應該叫做什麽?雙喜臨門還是三羊開泰?

    這個展廳是一個寬約三米,縱深超過二十米的長方形,吳迪還在門口的時候就看到左側牆上掛著一幅大約一米見方的油畫,畫的是一群正在長草中嬉戲的獅子。內容是什麽其實並不關鍵,可關鍵的是,這應該是徐悲鴻的手筆!

    又仔細的看了兩眼,吳迪確定了自己的判斷。畫中的獅子身軀細長但不失威武,目光炯炯卻並不懷有敵意,這正是徐悲鴻對獅子的理解,因為他認為獅子有著仁慈、和善的君子之風。

    徐悲鴻一生創作的油畫大約在一百多張,但其中的四十張精品解放前在新加坡遺失,這也是他晚年不作油畫的主要原因。

    徐悲鴻生前與新加坡有著不解之緣,曾六次奔赴新加坡,最長的一次住了三年多。新加坡期間,在宣傳抗日的激情下,他創作了數量驚人的畫作。

    1941年日軍入侵新加坡時,徐悲鴻將他在新、馬、印三年中所畫的數百幅作品及其他古玩、珍本一起托給友人,埋入新加坡崇文學校的一口枯井內,其中有徐悲鴻自己認為最珍貴的40幅油畫。隨後徐悲鴻隻身攜1000幅作品,登上淪陷前最後一班開往印度的輪船,離開了新加坡。

    這一去,就是人畫分離,油畫的主人沒想到他會永遠失去這批珍寶。

    其後人在解放後通過各種途徑尋找這批作品,最終得知這些作品被他的友人自古井中取出後,私自瓜分收藏。其後幾十年,其中麵世的不足十分之一!近幾年,接連創下徐悲鴻畫作拍賣紀錄的《愚公移山》和《奴隸與獅》都是這批曾經不知下落的畫作中的精品。

    吳迪懷疑這一幅沒有落款和簽字的油畫也是那批遺失的畫作之一,但是,它怎麽會出現在這裏,而且標價居然會隻是區區的數萬歐元呢?(未完待續)

    S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