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天書

第三百六十九章 金山(3/3)

    難道是這個山頭後邊的大山?或者是山穀的地下?

    越走越近,吳迪逐漸的發現了異常,這裏是有礦,但不是一座翡翠礦,而是一座金礦!在山穀靠近山頭的部分,以及山頭下半部分深入二十多米的山體中,全是亮閃閃的含金的礦石!這些礦石,一部分和石頭一樣,但是透視進去能夠看到點點金光,一部分幹脆就是大塊的金色晶體顆粒和石英顆粒相混合,還有一部分幹脆就是整個金黃色的一塊!

    哪,這座山頭簡直就是一座金山!如果看到的那些黃色物質都是黃金,那這個幾乎填滿半個山頭的大金礦能出多少噸黃金?一萬噸還是十萬噸?那是多少錢?好像計算器的位數都不夠了吧……

    冷靜,一定要冷靜,世界上不會有含量這麽高的金礦存在,這裏邊絕對不可能全部都是黃金。

    一般工業價值的金礦中金的品味在-克/噸,富礦有5-50克/噸,特富礦在50-500克/噸。曰本鹿兒島的菱割礦山,1頓金礦石的黃金含量也不過是50克左右,就敢號稱是世界上品質最高的金礦,可想而知金礦中黃金含量之低。

    雖然靠目測實在是沒法知道具體的含金量,可是這個地方,超過鹿兒島的50克應該是沒什麽問題吧?

    大自然變遷中形成的黃金礦床,大致可劃分為三大類:岩金礦床、沙金礦床和伴生礦床。在世界上,岩金、伴生金和沙金的儲量比例,大約為:70:15:15。這就是一個標準的岩金礦。

    黃金具有親硫姓,常與硫化物如黃鐵礦、毒砂、方鉛礦、輝銻礦等密切共生。同時還具有親銅姓,它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據著親銅和親鐵元素之間的邊緣位置,與銅、銀屬於同一副族。

    黃銅礦也是金黃色,外觀上跟黃金的顏色相近。那麽,這個地方的黃金應該是以黃銅礦為主要載體礦物了。

    吳迪又仔細的看了一陣,發現情況似乎並不如他剛剛看到時那麽樂觀,方才想必是被晃花眼了。不過,這樣大概也應該有0克?還是50克?實在不行,就是5克也行啊!

    以目前的選冶技術水平,0.5克/噸以上就有工業開采價值!吳迪看了一眼深深的紮進山體裏的礦脈,就好似一頭土褐色點綴著黃金色斑點的狂龍,竟仿佛一眼看不到頭!

    不對,不對!黃金的載體礦物裏邊可是有著黃鐵礦的存在,似乎黃鐵礦石就是土褐色居多,難道,那土褐色的大部分都是含金的黃鐵礦?那這個含金量該怎麽計算?

    機器貓看到吳迪呆呆的站在那裏,臉上表情無比的豐富,不由擔心的叫道:

    “五哥,這山邊涼氣太重,我們不如先回去,到河穀那邊過夜吧……”

    哈哈,對了,先回去,先回去拿下這一片山脈的開采權,再找專業的人士來勘探儲量,哪怕就是將黃銅礦錯認成了黃金礦,看著這深深的紮進大山裏的礦脈,也總不會虧本吧?(未完待續。)q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