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天書

第二百九十五章 掏新宅子?(3/3)

    周樂生又拿出了一件瓷器,卻不再介紹,隻是伸手示意吳迪自看。

    這是一件德化白瓷觀音立像,瓷質潔白晶瑩,釉中隱現粉紅,美如脂玉,是為標準的“牙白”。觀音造型妙相莊嚴,神韻生動,比例適中,簡直活現了觀音菩薩那普渡眾生,慈悲為懷,救苦救難的佛家大慈悲。再看雕瓷的刀法,圓軟深秀、深淺得宜,準確地刻劃出了富有節奏感的衣紋線條和多層次隨風飄拽的衣裙,特別是佛像的五官和手、足的刻劃更是細致入微,一絲不苟,毫發之間尤見功力。

    “好,線條清晰、簡潔、瀟灑,多變,柔媚流暢,翻轉自然,圓勁有力!形神兼備,魅力無窮!這想必就是著名的何朝宗德化白瓷觀音像了!”

    吳迪一邊喝彩,一邊去觀音腰部找款識。果然在佛像後背腰際處,看到了一款葫蘆形隸書的印章式款識,上半部寫“何”,下半部寫“朝宗”,字體為隸書,與現在考證出來的三種何朝宗的款識形式相符。

    “何朝宗?明朝那個號稱華夏瓷塑佛像第一人的傳世真品?老周,你有這等好東西,卻舍不得拿出來給我看,真是不夠意思!”

    “你?算了吧,玩的又不是瓷器,給你看了還不是白看?”

    接下來又是兩件清三代的精品瓷器,看的吳迪是食指大動,心癢不已。

    瓷器看完後是書畫,這可是楊老的長項,他先是衝著周樂生吹胡子瞪眼了一陣,才老老實實的坐下來鑒賞,第一幅打開的就讓二人大大的震驚了一把,竟然是郎世寧的《百子圖》!

    楊老隻看了一眼,眉頭就皺了起來,又看了片刻,一言不發的將身子向旁邊讓了讓,示意吳迪自己看。

    吳迪疑惑的看了楊老一眼,這幅畫在他看來,問題不是很大,款識和收藏鑒賞印章都不似作偽,隻是畫麵某些地方稍稍有點模糊,可能是保管不善所致,而且書也給出了真品的判斷,那為何楊老會皺眉呢?

    第二幅畫是清朝揚州八怪之一黃慎的《漁歸圖》,與收藏於廣陵博物館的那幅相比,柳樹少了一株,漁船卻多出一艘,船中人物也不盡相同,左角草書題畫詩卻是一樣。

    楊老這次看完卻木無表情,吳迪又仔細看了落款和題詩後,沉吟不語。

    接下來的幾件都比較普通,吳迪和楊老的速度都快了不少,周樂生一直樂嗬嗬的看著他們,也沒有話。

    全部藏品看完,周樂生苦笑道:

    “這都是我這幾十年辛辛苦苦收集來的,當然還有些打眼之作,就不拿出來獻寶了,不知道吳先生看中了哪幾件啊?”

    吳迪想了想,將哥窯象鼻瓶、何朝宗觀音瓷雕、《百子圖》、《漁歸圖》和一件雍正朝的粉彩仕女戲碟圖蒜頭瓶挑了出來,道:

    “就這幾件,周老板開個價吧。”

    “這幾件啊?雖然收上來的時間早,沒花多少錢,但是我現在急等錢用,就按市場價開價了,周先生莫怪。”

    “嗬嗬,這本來就是買賣應有之義,我何怪之有?周老板請。”(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