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寶天書

第一百二十五章 緙絲雙胞胎(1/3)

    發現目標,吳迪來了興致。先看落款,軸幅左下方緙有“子蕃製”三字及“沈氏”方章,玉池為清乾隆禦題“樂意生香”四字。鈐“乾隆宸翰”“乾隆禦覽之寶”“石渠寶笈”“石渠定鑒”“寶笈重編”“乾隆鑒賞”諸璽印。這些似乎都沒問題,甚至連璽印都幾乎和真的一模一樣!

    仔細的檢查了緙絲的新舊程度和其他特征,吳迪迷惑了,這件作品的年代,按判斷應該是清朝時期的作品,至於是早期還是中晚期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個時候,誰敢去仿這樣的東西?連璽印都敢仿,不想要命了嗎?

    緙絲自古就有“織中之聖”之稱,在緙絲、織錦,刺繡三種著名絲綢工藝中,獨占鼇頭,俗稱“一寸緙絲一寸金”。緙絲是中國絲綢工藝品中的精華,在明清兩代為帝王禦用,被皇室所壟斷。與其它的絲綢工藝品相比,緙絲具備了藝術和工藝的雙重價值。

    相對其它藝術品來,緙絲的庸品極少,同樣的,贗品也極少。因為仿製實在是太難了,要造假緙絲作品,成本和難度比任何工藝品都要大得多。僅一方巾大的上等作品,就包含了上千種漸進色,需高級技師耗費數月的時間方可完工。

    這件明明是精品,也不知道哪個大師到底工作了幾年才仿製成功?可是看這手藝,還需要去仿別人的嗎?

    吳迪首先肯定這是一件精品,然後開始糾結於它的年代,《梅竹寒雀圖》是清宮重寶,那麽敢仿它的一定不是清朝人,也就是,剛才他的判斷有誤。那麽是民國?倒是有可能,晚清和民國的精品本身就不好斷代。不過這幅作品仿的也有問題,似乎少了嘉慶等人的璽印,可作者為什麽要留下這些破綻呢?

    吳迪繼續試圖在作品上找出破綻,奈何這件作品組織緊密,絲縷勻稱,層次分明,製作工巧,生意渾成,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巧奪工,精湛絕倫,又哪裏有破綻讓他來發現?

    老板看到吳迪在緙絲麵前發呆,笑著湊了過來,

    “自從這件作品掛上之後,你是第十七個有這種表情的人。”

    吳迪苦笑道:

    “老板這件東西是從哪裏來的?”

    “哦,是整理我曾祖父遺物的時候發現的,很遺憾,我曾祖父當年參與過那段曆史。”

    吳迪沒有話,這種故事就姑妄聽之吧。

    “老板,這幅緙絲你準備怎麽賣?”

    “不貴,一百萬歐元。”

    一百萬?一百萬還不貴?如果隻是一幅緙絲精品,哪怕是現代的東西,幾十萬歐元都可能是物有所值。可是,你仿誰的不好,去仿故宮的藏品?還留下這麽明顯的破綻?

    吳迪請示了老板,戴上了白手套。有殺錯沒放過,他決定動用大殺器了。

    手指一接觸到畫麵,一股清涼的氣息就流入了他的身體,好東西!同時,書的提示清晰地出現在他的腦海:

    “清,沈夢周,梅竹寒雀圖,緙絲真品。”

    書的提示讓吳迪清楚了東西的真假,可沈夢周是誰,任他想破了腦袋,也沒有一絲印象。但有一點他可以肯定,隻要不是近現代的仿品,幾十萬歐元拿下來穩賺不賠!更別現在書肯定了璽印的真假,作為清宮曾經的藏品,賣價一百萬,簡直就是白菜價啊!吳迪的判斷是有依據的,因為書雖然沒璽印真假,但肯定了清朝就行,清朝絕對不會有人敢冒著抄家滅族的風險去仿製璽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