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山寨英雄

第一七六章 來中國路上的德國人(2/4)

    德國現在自己手中沒啥錢,工業區也被法國占領了。可德國人把一戰下來的軍官都派到蘇俄去支援紅軍去了,德國的軍事顧問都奢侈地派到紅俄軍隊營一級作戰單位了,與其**聯盟的軍隊在和俄國人打仗不如是與德國指揮的俄國人打仗,雖然作戰的還是那些俄國牲口,但做戰能力卻不可同日而語。

    中國人還算出了力,沒白拿英法兩國的援助,不但消滅了十萬紅俄軍隊,還搶了蘇俄上千萬平方公裏的土地,逼降蘇俄與中國簽訂邊境條約。可占到蘇俄便宜的中國人回過頭來就成火車的支援紅俄軍隊武器彈藥,還有大量的作戰食品,把俄軍的作戰能力提高了幾個檔次都不止。最可恨的是中國援助的武器是打著交換戰俘的旗號,中國人被俄軍俘虜的戰俘總共加起來還沒一個連,竟然換了十多萬支步槍,上百門火炮,數百萬發炮彈,中國的戰俘是不是太值錢了!還有中國給紅俄的糧食是打著人道主義援助的旗號,可提供的百分之百都是軍用食品,顯然這些食品俄國老百姓是撈不到的。反過頭來中國從國際聯盟手中拿著大筆的**援助!看看中國要的援助都是些什麽東西,二十萬噸級水壓機,高精度機床,發電用的大型蒸氣輪機。

    中國的統一讓英、法等國,看到了他們在亞洲的利益受到了嚴重危協,確也讓德國和蘇俄這兩個被一戰破壞殆盡的國家看到了希望。德國的艾伯特政府派出了以興登堡為首的中國訪問團,蘇俄人更是以列寧親自為首來訪中國。

    這兩個國家打什麽算盤李長庚心裏很清楚,總的來是大好事,這就好比打麻將一樣,德國是中國的上家,有技術沒工業。蘇俄是下家,沒技術也沒工業。中國是有技術也有工業,但都不強。李長庚的如意算盤是,利用德國這個上家的技術發展中國的工業。在把中國的工業產品賣給蘇俄這個下家。如此一來中國的工業化有德國這個上家提供技術,在有俄國這個下家出錢買單。

    什麽俄國人沒錢?不怕,俄國人沒錢才是最好的買家,俄國人隻要有資源有勞動力就行,以物易物從來都是最實惠的貿易手段。自己這個多了九十多年見識的未來人還怕算計不過一群不懂經濟的蘇俄毛子。德國人到是難纏些,不過德國人也沒別的選擇,德國守著一大堆先進技術,可他們卻根本無法發展工業,大量的工人在城市中失業。而農業卻在麵臨土地大量荒廢,農業人口極度缺乏。城市的工人吃不上飯。而農村的糧食卻有買不出去,政府的財政收入降到零。德國抱著一大堆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卻根本找不到買家!此時中國對德國的技術感興趣,等於是給溺在水中的德國人提供了一根救命的木頭,德國人除了與中國合作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

    李長庚算計著德國和蘇俄,卻不知德國也在算計著中國,興登堡為了在氣勢上不弱於中國,來中國訪問也乘坐了兩艘和李長庚同樣型號的大型飛艇。隨行興登堡來中國訪問的除了六位外交官剩下的都是經濟學和其它學科的高級專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